WB03

微信里的钱“不翼而飞”? 3年间,他帮客户找回7万余元 16,327 2022年08月03日

本报记者 张英东

微信绑定银行卡,里面的钱为何“不翼而飞”?细心的他发现端倪,原来是孩子偷偷用父母的手机为游戏充值。固定证据、提出申诉、提交材料……3年间,他已累计帮助20余名客户从游戏运营商处“找回”7万余元。

他叫高金元,是邮储银行聊城市分行侯营支行的一名理财经理。“这些都没什么,都是我应该做的。”7月28日,在邮储银行聊城市分行营业大厅里,记者见到了看起来有些腼腆的高金元。摆在一旁的三面锦旗,仿佛替他诉说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7月15日,一名客户急匆匆地来到侯营支行找高金元。客户告诉高金元,自己微信里莫名其妙地少了一笔钱,请高金元帮他查一查。“是不是孩子偷偷把钱花了?”高金元问。“绝对不可能,平时没少给他零花钱,他不会动我微信里的钱。”客户斩钉截铁地说。

高金元一边安抚客户的情绪,一边指导客户进行操作。结果,只查到微信消费记录,却查询不到消费账号信息。于是,高金元与客户约定周末将孩子带到网点。经过耐心询问客户的孩子后,才知道消费账号为孩子的QQ账号。在帮助客户提交完申诉材料后,高金元耐心地对孩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叮嘱家长一定要保管好自己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的支付密码。

“从2020年疫情以后,这样的事情就变多了,每年都有未成年人偷偷用家长的钱为游戏充值的事情发生。”高金元说,“每年大大小小能遇到20余起,金额从300元到3万元不等。”因涉及游戏运营商不同,加上半年追诉期的限制,并不是每一笔钱都能追回,但高金元始终竭尽全力帮客户挽回损失。

高金元到邮储银行工作已10年有余,在侯营支行,他接触到的客户大多是农民和商贩。“他们挣的都是辛苦钱,非常不容易。所以,只要他们有需要,我都会尽力去帮忙。”高金元说,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手段的不断普及,危及金融账户安全的事情时有发生,尤其是家长出于对孩子的信任导致账户“失窃”的情形更是屡见不鲜。

守护金融账户安全,是银行的职责和使命。“我们经常组织员工进村入户,广泛宣传金融账户安全相关知识,帮助群众提高金融安全意识,守住自己的掌上‘钱袋子’。”邮储银行聊城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