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 武俊岭
杨一清的话锋,从诗歌转到人世,对谢榛说,于诗一道,老夫也是十分喜欢。只是有点诗兴,刚想落笔,忽然来了一件急务,这诗就写不成了。等公务料理完毕,再想写诗却没有了兴致。
大人做的是立功的大事。
立功很难!谋一个官职容易,做出功绩来却有难度,立言也自有立言的艰难。比方说,唐代当过宰相的人多了,现在有几个能让人记住。但大家都知道李白、杜甫、白居易,就连写诗不多的张继,不也播大名于后代吗?
杨一清一番高论,让谢榛有耳目一新之感。
杨一清侃侃而谈,说,弘治朝的李东阳喜欢写诗,手下有一班弟子。大臣刘健为人朴实,对这些人不太喜欢。刘健说,这些人纵然诗写得与李白、杜甫一样好,还是一群酒徒。刘健大人这话有失公允。酒徒怎么了?公务之余,写写诗,喝喝酒,并不影响什么。
大人说得极有道理。谢榛附和。杨一清的话,让他心服口服。但是,他想自己大老远地从临清跑到京城,不能光听杨大人的。于是,他对杨一清说,做人,必须有胆力才行;作诗,也应该有诗胆,对吧?
杨一清听了,用赞赏的目光看着谢榛,说,你说得很对。比方说我设计清除刘瑾,没有胆量那是不行的。当时,举朝官员,见了刘瑾大都下跪,不下跪的都被刘瑾降职了。我当时在宁夏任边帅,听说后气得不轻,便产生除掉刘瑾的念头。碰巧,太监张永去宁夏监军。张永这人有正气,我用心与他处好关系,慢慢地与之成了莫逆之交。这时,我才敢透露清除刘瑾的心思。张永听了,十分支持。于是,我们两个定计:由张永在正德皇帝面前告发刘瑾私藏兵器,意图谋反。皇帝虽然宠信刘瑾,但对张永也是十分信赖。听说刘瑾不轨,虽然不太相信,但总得搜查。这一搜,还真搜出罪证来。这下,皇帝恼火了,立即降旨,处死刘瑾。
大人做的这件事,大快人心,天下之人无不称赞。谢榛及时恭维。
杨一清笑道,这样的话我听得多了,但由你说出,我还是十分受用。
谢榛脸色一红,说,晚生之言发自肺腑,不敢阿谀!
我与你开玩笑呢,不必认真。杨一清说完,又复呵呵大笑。
谢榛此时已摸清杨一清的脾气,不再紧张,便说,大人,像我这样的一介草民,写诗有什么用呢?
杨一清说,曹丕所说的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虽然有些夸大,但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不然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锦绣诗文流传下来。你看前人所写的那些,不管是诗是文,凡是上乘之作,无不言他人所未言、言前人所未言。这未言,有可能触犯权贵、有可能不避忌讳。你说,没有胆量能行吗?
谢榛深深点头。
杨一清是绝顶聪明的人,自然知道谢榛前来拜见的用意,便说,谢生,你不是官场中人,我对你什么话都可以说。我现在正受桂咢、张璁的排挤。这两个人,也是能干事的人,但他们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容不得别人。议大礼的时候,我是支持他们的,后来我还朝做了首辅,做事不可能完全按照他们的意图,于是,便产生了矛盾。两人经常跑到皇帝面前说我的坏话。时间一长,皇帝对我就不那么恩宠了。
听了杨一清的这番话,谢榛感觉失望像一条虫子,沿着自己的背部往上慢慢爬行,等那条虫子快到脖颈处的时候,谢榛说,大人海内人望,桂、张二人不知敬重,骨头也太轻了!
杨一清微微一笑,随即说,我要是能在首辅位置上待上一两年,可以给你弄个书办之类的差事干干。可是,我感觉用不了半年,就会被桂萼、张璁两个竖子所卖。
杨一清说完,表情非常凝重,痛苦得摇一摇头。
谢谢大人向我吐出肺腑,我谢榛终生不忘高情。
这样,明天我把你这五十首诗带到内阁,让书办抄录十几份,分别发往赵藩、郑藩、沈藩。这几个王府的王孙们大都喜欢诗歌,他们看了你的诗歌后,说不定就会联系你,这样,你的一生就可以衣食无忧了。
谢榛感激得泪水在眼圈里打转,跪下去,呜咽着说,晚生永记大人的厚恩。
杨一清俯下身子,把谢榛拉起来。
杨名,过来!杨一清高喊一声。
老者过来。杨一清说,你送送谢生,拿五十两银票,送给谢生当盘费。
这,这,谢榛的脸赤红着,想说什么。
杨一清说,记住,以后与达官贵人交往,他们愿意给你什么,不用推辞!明白吗?
谢榛点头,转身朝门外行走,走出去五六步后,回首一看,杨一清对他摆摆手,大声说,不要忘了写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