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琪)“医生,我半年前被检查出患有轻度脂肪肝,之后就很注意饮食了,怎么脂肪肝还越来越严重了呢?”“你是怎么控制饮食的?”“馒头、米饭吃得很少,肉也不吃了,只吃青菜。”8月14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贵志接诊了一名25岁的患者王洪磊(化名)。
王洪磊是一名程序员,紧张的工作节奏、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他近几年体重一路飙升,1.75米的身高,体重已超95公斤,每年体检查出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近半年来,王洪磊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来减肥,虽然体重下降了,但脂肪肝由轻度变成了中度,这样的结果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很多人认为脂肪肝是营养过剩导致的,其实营养不良也可以导致脂肪肝。”张贵志说,减肥者患的是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吃素或节食,身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无法获得所需能量和合成脂肪代谢时所需要的载脂蛋白,从而调动其他地方的脂肪、蛋白到肝脏转化成能量。大量的脂肪酸进入肝脏,加之机体缺少必要的酶和维生素,肝脏代谢能力受损,大量脂肪无法代谢,沉积于肝脏,长此以往形成脂肪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脂肪肝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正确认识、科学预防脂肪肝很重要。有些人认为脂肪肝不是病,不痛不痒没感觉,不用治疗。若脂肪肝未得到有效干预,或许会发展成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炎患者如不及时治疗,会使肝脏发生纤维化,肝纤维化继续进展会发生肝硬化,进而,患肝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科学干预,脂肪肝是可以逆转的。”张贵志提醒,酗酒、营养过剩、滥用药物等均可产生脂肪肝。脂肪肝不仅可导致肝硬化、肝癌,还可诱发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如不及时干预,患心血管疾病、脑中风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早期、轻中度脂肪肝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逆转,比如,科学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改变酗酒、吃夜宵等不良生活习惯;科学运动,避免久坐不动,避免劳累、熬夜等。如果感觉疲倦、肝区不舒服等,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便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