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艳君)8月18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在市融媒体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杨璐通报我市持续优化执行合同工作开展情况时表示,全市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六个新聊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法院与金融、住建、工商联等22个部门及行业协会深化诉调对接,吸纳70家调解组织入驻法院调解平台,加强对特邀调解员的培训指导和考核激励。
充分发挥商事审判职能作用,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在聊城开发区、临清轴承产业园和乖宝食品设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和联络点,与位山灌区联合建立“法润灌区”司法协作机制,常态化开展“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活动。今年1至7月,全市法院共审结各类商事纠纷案件17151件,结案标的额138亿元。
持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持续推进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建设,常态化开展涉金融、涉民生等重点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强化执行威慑、网络查控、失信惩戒机制,用足用好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特别是组织开展了“助力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拖欠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838件,实现胜诉权益6.65亿元。今年1至7月,全市法院共执结案件17189件,执行到位金额35.1亿元,实际执结率66.81%,位居全省第一,终本率12.94%,位居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