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02

聊城老旧小区“华丽变身” 19,790 美了家园 暖了民心 2022年10月12日

在公安小区北区,居民在小区广场内休闲。 刘亚杰 摄

本报记者 刘亚杰

本报通讯员 张迪

“我在这个小区生活了10多年,本打算换个房子,如今政府为我们这些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改造得这么好,我舍不得搬走了。”10月10日上午,东昌府区古楼街道公安小区北区,在新铺装的小区广场上悠闲晒太阳的75岁的闫先生说。

“彩色沥青地面是软的,小孩老人摔倒了也不用担心了。”闫先生用脚使劲踩了踩地面,高兴地说,“现在小区的环境让人感觉很舒服。”

公安小区北区建成于1999年,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长期以来,小区内的飞线、车辆乱停乱放、基础设施老旧等问题十分突出,降低了居民的幸福指数。2022年,在东昌府区住建局的主导下,公安小区北区不仅进行了供水、供电、供暖、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改造,还对小区整体环境进行了规划升级,老小区迎来了“华丽变身”,生活在这里的162户居民很开心。

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是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要求,也是全力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有力实践。2022年,东昌府区的公安小区、卫育花园小区等27个老旧小区实施了改造,涉及居民2945户,约28.44万平方米,户均投资3万元,目前已全部完成改造任务。

尊重民意

着力解决民生需求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一方面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侧重于基础类改造,应改尽改。另一方面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前提下,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的原则进行改造,通过完善各项设施,补齐功能短板。”在柳园街道卫育花园小区,聊城市民安控股建设有限公司旧改部负责人赵阳向记者介绍,小区将“飞线”入地或整理,消除了安全隐患;建设了车棚,安装了充电桩,居民停放车辆更方便;进行了水电“一户一表”改造,居民缴费更便捷;改造了户外暖气管道,修建了广场,更新了健身器材,居民生活更舒适……

记者了解到,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式方案设计之前,东昌府区就拓展了《山东省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导则》中民意调查部分内容,编制了《2022东昌府区老旧小区改造民意调查书》。

“《2022东昌府区老旧小区改造民意调查书》详细介绍了可能进行改造的各类项目,以及该项目改造的目的、要求、条件、资金使用比重以及可能存在的影响。”赵阳说,他们充分征求居民意愿,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尽可能增加完善类、提升类内容,不仅要改得美观,而且要实用。

“没想到改得这么快,更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像搬进了新小区。”在育新家园小区,每隔几米就有一个长条椅,方便居民休息。新施划的停车位、崭新的垃圾分类箱、便民的服务设施、充足的停车空间,小区居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在东昌府区,施工单位在明确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时间的同时,根据该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科学制定并不断完善改造计划,挂图督导。建立科学合理的奖罚制度,用以督促参建单位按期完成施工,全力保障改造项目保质保量、按时按需完成。

多方联动

共治共享共管项目

2022年我市计划改造项目134个,涉及8个县(市、区),共356栋楼,惠及11383户,改造面积117.77万平方米。“做好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还要督促监理单位做好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大跟踪审计巡查力度,保质保量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聊城市住建局物业科科长张伟说,我市将民意回访工作以“回头看”的形式进行,坚持定期组织群众代表见面会,与业主多沟通,减少业主投诉,大大提升了业主满意度。

此外,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我市积极贯彻“市级统筹、区级主导、社区配合、市场运作、业主联动”的工作思路,探索监督管理新模式,形成住建、街道、社区、物业企业联动、协同监管的管理体制。

为巩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成果,确保老旧小区建有所管、建有所养,市住建局通过建设“红色物业”,推动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积极开展“物业牵手·友爱同行”温情结对活动,组织小区物业企业向优秀的物业服务企业学习,提高物业服务水平,积极为老旧小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满足群众“微心愿”,不断提升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

如今,老旧小区焕然一新,清新宜居的居住环境让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