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08

小说连载 《布衣诗人谢榛》 19,809 2022年10月12日

聊城 武俊岭

谢榛喝醉了。他告别书办、信使二人,不用几个孩子搀扶,安安稳稳地走回新家。一进院子,谢榛便高声吟诵: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边吟诵,一边大步而行。

第二天,书办带着两个随从,送来100两银子。看着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子,谢榛夫妻、3个孩子,无不瞪大了眼睛。一下子拥有这么多银子,谢榛对王爷充满感激。

谢榛让妻子把银子收起来。谢榛对书办说,劳烦您跟王爷说一声,看看哪天让我前去拜见。

书办说,行,我回去就对王爷说。

谢榛一时读不下书去,便在午饭之后走出院子。他知道安阳城外有一条河,叫卫河。卫河与漳河汇流之后,就是临清那一段,叫漳卫河。谢榛来到大堤上,放眼往河里看,只见河道并不宽,河水像是一条碧绿的带子。他走到近前,看清了河水里有鱼儿游动。河边有张网捕鱼的渔夫,这里一个,那里一个,闲适自得。看得时间一长,谢榛竟然生出这样一种想法,如果能当一名渔夫、樵夫,也不错。但他立即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刚刚得到赵王的恩礼就有这样的念头,太不应该了。

早一天、晚一天,王爷总会召见自己,还是不要四处乱走了,回去读书吧。

谢榛回到家,感觉有点困乏,便在大床上睡下。妻子见了,连忙跑到灶房里忙活起来。她刚买了米、面、肉、菜。她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知道王爷给的这100两银子,不能一年花完,她想节省下30两。一年70两,一个月不到6两,得算计着花才行。

过了两天,一大早,书办来到谢家,对谢榛说,王爷今天召见你,跟我走吧。

谢榛一阵激动,连忙让妻子帮他穿好衣裳、梳好头发,他的心跳速度比平时快不少。

书办对谢榛妻子说,中午、晚上都不用等先生吃饭了。

谢榛妻子努努嘴,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

一里多远的路程,不一会儿便到了。门正看见书办、谢榛,躬身点头。谢榛跨进大门,一下子感觉像是置身于好大一片青纱帐中。区别仅仅在于王府由青砖黄瓦组成,青纱帐由庄稼枝叶组成。谢榛几乎与书办并肩而行,记不清走过几排房子,到了一个大殿的近前。书办说,到了,王爷在大殿里等着你呢!

谢榛没有说什么。他集中精神,一步步往前行走。等到距离王爷5米多时,王爷站了起来,起身迎接。谢榛连忙跪下,颤声说,临清谢榛拜见王爷!

王爷握住谢榛的手,说,先生快起!以后大可不必拘此礼节。以后你称呼我“枕易”就是了,我的号为枕易道人。

谢榛慢慢站了起来,说,草民不敢!

赵王随即向谢榛介绍两位王府里的宾客:一个是郑若庸,一个是顾圣之,两人都是吴地人氏。赵王让谢榛坐在椅子上,婢女上茶,谢榛接过来,大大方方地呷了一口。谢榛注视赵王,说,谢榛乃敝邑草民,承蒙殿下厚爱,招至府中。谢榛愿以区区所学,侍奉殿下。

赵王微微一笑,说,先生言重了,本王虽无才德,但汉代梁孝王招贤纳士的故事,还是愿意效仿的。以后,先生放心在安阳定居,专心读书写诗。本王有诗兴时,大家一块饮酒赋诗,也就是了。

谢榛说,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负殿下厚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