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06

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20,413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畅通绿色通道为心梗患者保驾护航 2022年10月21日

冯泽瑞在为病人做手术。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沈欣欣


10月4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成功抢救了一名突发心肌梗死患者。

当日下午2时30分许,59岁的张先生突然感觉心前区疼痛,几分钟后,就大汗淋漓,全身无法动弹……张先生的家属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其送到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该院心内科医生冯泽瑞为张先生做了相关检查,确诊其患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要立即实施冠脉造影术。

情况紧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为张先生开启了绿色通道。此时,该院导管室医护人员已准备就绪,为患者争取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

由心内科、导管室等科室医护人员组成的胸痛中心团队密切协作,最大限度挽救存活心肌,抢救患者生命,从病人入院到做完球囊扩张手术仅用时31分钟。经过12天的住院治疗,张先生身体恢复良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目前已康复出院。

记者了解到,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自创建以来,已成功救治了2000余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张先生只是其中之一。

10月16日,记者来到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采访了冯泽瑞医生,深入了解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


急性心肌梗死知多少


急性心肌梗死,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梗,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简单地说,就是冠状动脉的血管闭塞、血流中断,导致心肌坏死。”冯泽瑞说。

据了解,每年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每天约1500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其中约80%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猝死率极高,约50%的患者发病1小时内可猝死。

“患者张先生心前区疼痛的症状已经持续两天了,刚开始的时候发作时间短,只疼一会儿,张先生就没有太在意,直到第3天症状严重才意识到危险,让家属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冯泽瑞告诉记者,临床中并非所有的心梗发作都有先兆,但通常50%至80%的患者在心梗发作前会有一些预警的症状,“有时候就像喝了辣椒水一样烧心,喘不过气来”。

如果出现剧烈胸痛或明显胸部憋闷或气短、胸部不适,并且胸痛胸闷时间超过10分钟,特别是伴有大汗、喉头发紧或发生晕厥现象,将有严重冠心病发作的可能。原本就有冠心病的患者如果心绞痛症状发作较之前频繁,程度加重,稍加运动、用力就心绞痛,且服用缓解心绞痛的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或丹参滴丸等)疗效不明显,也要警惕心梗的发生。“很多患者身体出现问题时,并不能意识到是心梗的先兆,因为它的症状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有的患者表现为胸背疼或者肩颈、胳膊疼,有的患者会肚子疼,有的则表现为反复牙疼,这些症状看似和心梗关系不大,往往会被患者忽视。”冯泽瑞告诉记者。


导致心梗的危险因素不容忽视


冯泽瑞说,过度疲劳或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交感神经亢进,往往使心脏负担突然加重,心肌需氧量大幅度增加,极易导致冠脉斑块破裂,急性闭塞血管,诱发心梗。

“近年来,心梗的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20岁至40岁的心梗患者不在少数。”冯泽瑞表示,年轻人突发心梗,很多是因长期过度劳累引起的,值得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此外,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交感神经极度兴奋,血压升高且波动大,也是促使冠脉斑块不稳定破裂、诱发心梗的重要因素。心梗并非只是冠心病患者才易发的一种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都是心梗高危人群。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人们需要改变这些不良习惯,时刻警惕身体是否出现异常情况。

便秘在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患有便秘的老年人由于解大便时屏气用力,心肌收缩增强,诱发心肌缺血,很容易导致心梗。吸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减少心肌供血供氧;诱发交感神经兴奋,升高血压及心率,使心肌耗氧量增加;促使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性升高等。因此,吸烟者患心梗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在密闭环境中(如棋牌室)大量主动或被动吸烟,更容易诱发心梗。

秋冬季节是心梗的高发季节。气温急剧变化,温差大,特别是天气突然变冷时,更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从而诱发心梗。


心梗患者需要把握黄金救治时间


“心梗患者如果能被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康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患者从发病到得到救治,间隔的时间越短越好。”冯泽瑞告诉记者。医生如果能在患者心梗发生120分钟内,尽早实施溶栓(RTPA)或介入(PCI)手术开通闭塞冠状动脉,就可以减少心肌缺血、坏死范围,改善预后,挽救更多生命。因此,对心梗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

冯泽瑞提醒广大患者,如果出现了心梗症状,应及时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停止一切活动,保持一个舒服的姿势,最好是端坐。其次,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家中有心血管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定不可擅自服药,以免出现不良后果。有吸氧条件者可以吸氧。

“以前,心梗患者到达医院,要经过挂号、付费、取药等一系列复杂程序后才能得到救治。如今,心梗患者一旦确诊,我们医院就会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争取第一时间抢救。”冯泽瑞告诉记者,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是国家级胸痛中心,每年接诊四五百名心梗患者。

“心梗的预防和治疗,需要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为前提和基础。”冯泽瑞说,很多心梗患者来医院就诊,由于各方面原因拒绝做手术,盲目采取保守治疗方式,最后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失去了生命,让人很痛心。

“我们只能为患者提出治疗方案,最终还是要由患者和家属决定是否采取我们制定的方案。”冯泽瑞说,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他觉得,普及心梗科学知识及预防措施很有必要,也任重道远。

“冬天马上来临,我们希望在这个冬天,不再有患者因没能得到及时救治而失去生命,我们也将积极向群众普及心梗救护常识,让更多人远离心梗威胁。”冯泽瑞表示。


记者手记

心梗,年轻人也要重视


在采访中,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冯泽瑞告诉记者,近年来他接诊的心梗患者呈年轻化趋势。不少年轻人突发心梗,严重者甚至猝死,给家庭带来重创。冯泽瑞说,心梗绝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年轻人也同样需要关注自己的心血管健康。

很多人觉得自己年轻,既不抽烟也不喝酒,心梗是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身强体壮,心脏就健康。

造成年轻人发生心梗的原因,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生活压力。第一,年轻人生活与工作节奏比较快,经常熬夜加班或是晚上应酬聚会,睡眠不足,长期处于一种无规律且忙碌疲劳的状态,造成身体积劳损伤,循环系统也被损害,心梗的发病率提高。第二,现代职场竞争激烈,有些年轻人面对压力和打击时不能及时调节心理状态,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长期被负面情绪困扰,血压上升,容易诱发心梗。第三,很多年轻人在饮食方面不注意,经常吃油炸类和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或是口味较重,贪吃辛辣和重盐的食物,久而久之血液中脂肪和杂质成分增多,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导致血管堵塞。最后,有些年轻人工作时经常处于久坐状态,不怎么活动,平时体育锻炼也少,脂肪和热量在体内堆积,导致肥胖、血压升高、血脂升高、胆固醇升高,而这些都是导致心梗的危险因素。

冯泽瑞提醒广大年轻人,要提高对心梗的认识,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均衡营养饮食、科学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降低发生心梗的风险。

沈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