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04

“友问必答”栏目 28,178 2023年02月03日

开栏语

一分钟,有人在抢救生命,有人在扑灭一场大火,有人在传道授业解惑……我们想用这一分钟为你们解答问题,无论是法律,还是健康;无论是科普,还是教育;无论是饮食,还是政策。只要您有问题,我们就帮您找答案。

今天起,聊城晚报推出“友问必答”栏目,包含问法律、问健康、问科普等内容。如果您有相关问题,欢迎来电(2912345)或通过邮箱(lc-wb@163.com)告诉我们,将有专业人士帮你们答疑解惑。

问法律

儿媳有没有孝顺婆婆的义务?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炸丸子、炸藕盒、炸带鱼。

炸货外酥里嫩,一口咬下去,香喷喷的,别提多滋儿了。可是站在油锅前的人,势必会遭罪,即便是戴着围裙、口罩和头套,把抽油烟机开到最大档,也抽不走满厨房的烟油味。

这年货,吃着香,这年“活”,干得累。

李失青忙活一上午,刚把藕盒捞出来,厨房的门开了。

婆婆走进来,“失青,你歇会儿,我来炸丸子”。

李失青赶紧转过身,“妈,您小心腿,赶紧歇着吧”。

婆婆想起自从她嫁进肖家,家里的活儿,她干了大半辈子,现如今,自己受过的罪,不想让儿媳经历。她不由分说,拿起墙上挂的围裙就系到身上。

门又开了,李失青的丈夫肖贺走进来。

李失青赶紧向肖贺递了眼色,说:“我手上都是油,不方便,你赶紧带妈出去,别让她在这里待着。”

肖贺一把拉着他妈,“妈,你在客厅里待着,别管这些”。

婆婆瞪了肖贺一眼,“我给失青搭把手,失青这是替我干活呢”。

肖贺说:“妈,别说做个饭了,她伺候您都是应该的。”

婆婆听了这话,有些不高兴。“肖贺,你大学白上了,失青哪有伺候我的义务。再说了,你不让我帮忙,你倒是搭把手啊。”

肖贺赶紧赔笑,“妈,我去干活”。

他转头和李失青说:“媳妇儿,赶紧跟妈出去。”

李失青没办法,只得洗了手,扶老太太出去。

肖贺哼着歌儿,系着围裙,听到李失青小声跟老太太说:“妈,伺候您也是我的本分。”

微剧点评

李失青有没有孝顺婆婆的义务?民法典规定,没有。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只是规定了成年子女对父母的义务,包括赡养、扶助、保护。赡养,是指成年子女对父母应当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扶助,是指成年子女对父母应当及时提供帮助、确保其维持正常生活。保护,是指成年子女应当依法避免父母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受到损失。这一系列的义务主体是子女,而不是子女的配偶。子女配偶的法定义务是不干涉,最多也就是协助。对婆婆而言,无论是其近亲属还是监护人甚至其法定继承人,都没有儿媳妇。当然了,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是公婆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但是这只是在同时符合“丧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条件下,给儿媳一个与义务对等的权利而已。

剧场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聊城市人民检察院干警 王克

问政策

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保?

答:灵活就业人员可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可在本省规定的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且满足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条件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灵活就业人员可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据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众号

问科普

空气甲醛检测剂能测出香蕉甲醛超标?

问:把香蕉切块,再用一张标注为“空气甲醛速测剂比色色阶”的卡片测试,变化的颜色是否说明“香蕉甲醛超标”?

答:此结论不科学。甲醛检测试剂盒主要由显色剂、吸收剂、吸收盒、比色卡四个部分组成。这类产品主要采用“酚试剂显色法”测量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即利用甲醛易溶于水的特性,利用吸收剂(酚试剂)吸收空气中的甲醛,加入显色剂后,根据发生化学反应后的颜色,参照比色卡来判断空间中甲醛的浓度。但这类产品专门用于检测室内、家具等特定空间内甲醛浓度,将其用于检测果蔬里的“含醛量”,是用错了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得出的结论显然是不科学的。

以任何方式在食品中添加甲醛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不过,在生物体内,甲醛作为一种生长代谢的中间体是广泛存在的,食用菌、蔬菜、水果、肉制品、乳制品、水产品甚至人体体内都会产生甲醛。一些果蔬等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自然代谢产生微量甲醛,但这并非人为添加或环境污染所致,对人体没有危害。

据《北京晚报》

问教育

叛逆的孩子该如何教育呢?

问:我的孩子非常叛逆,我说东,他一定要往西,只要我下命令,他就说不。请问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一现状?

答:叛逆是父母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平时我们经常说孩子大了父母管不了了,把孩子不听话或控制不了的行为归结为叛逆,实际这是一个误区。

叛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提到叛逆,大多习惯将其归为贬义。实际上这是一个中性词,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严重,或者说这并非坏事。我们认为孩子叛逆,首先,孩子逆得谁呢?他逆的是父母,这是孩子突出自我、成长自我的过程。

日常生活中,家长特别想压制、控制、改变孩子的一些行为,总想让孩子跟随自己的意愿来,这种情况下,一些孩子会反抗。同时,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能力就会发展得相对晚一些。如果说我们一直都很注重孩子自我能力的发展,叛逆本身就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

当家长认为孩子叛逆时,也正是说明孩子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性上缺少引领。

比如,当孩子6岁的时候,你一声大吼,他吓得浑身发抖。但当他12岁的时候,你再试试,当他16岁的时候,你再试试,吼根本就不管用。

养育孩子最终的目的是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人。叛逆就是提醒父母:他不再适应以前的教育模式了。

我们养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有一天他能脱离父母的视线,做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所以说,如果一个孩子18岁了,他做什么事情还都听你的,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肯定不是的。

所以,孩子叛逆是在呼唤跟父母建立一个其他令他更加舒心、更加顺滑的交流模式,这是孩子内心成长的呼唤。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钱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