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万里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从立春开始,二十四节气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轮回。同时,立春也意味着气温回升、日照增长、降雨渐多,此时万物生长,最宜农家播种。古时每当立春之日,天子会亲自举行祭祀典礼,并动手耕田,随后向围观的民众颁布春令,督促农民们春耕。
立春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我们整整一个冬天的“闭藏”,补肾气、养精气,都是为了立春之后的“生发阳气”做准备。肝与四季的“春”相应,对应东方,五行属木。《黄帝内经》:“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黄帝内经》认为“肝主生发”,因此,立春阳气生发的助力者,非肝莫属。“肝和而气生,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阳气生发得好,我们体内的正气就足,才可以把平时躲在深处的寒邪、瘀滞、风邪等驱赶出去。
● 夜卧早起,卧宜头向东方
立春之后,要注意遵循“夜卧早起”的睡眠原则,夜则入眠,敛藏阳气,晨则早起生发阳气。大家最好在晚上11点(子时)以前睡,早上7点(辰时)之前起床。此外,古人也有在立春这天,头朝向东方睡的习惯,以此来顺应春季阳气生发的节奏。
● 晨起梳头百次
立春之后阳气萌生,人体的阳气有向上、向外生发的特点。头作为人体为诸阳之会,梳头又可辅助疏通诸阳经络,所以每天50~100次地从前额的发际梳到颈后的发根,最宜阳气生发。
● 情志畅达
春气通肝,养肝正当时。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因此,立春养肝宜顺应阳气自然生发舒畅的特点,以舒肝为重点,保持愉悦的心情,并多到户外散步,与大自然生发的阳气相呼应。
● 春食春芽生发阳气
立春后阳气初生,饮食应适当增加辛甘温性的食物。辛甘食物可帮助发散阳气,如山药、春笋、豆芽、韭菜等,温食利于维护阳气;不宜吃大热、大辛的食物,如羊肉、人参等,以免阳气生发太过导致上火;同时应当减少酸味收涩食物的摄入,如海鱼、螃蟹等,防止阳气生发不足,郁结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