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志敏
刚刚读完曹文轩先生的《草房子》。
读这本书,是因为前几天,儿子的语文老师给孩子们推荐了此书,并建议家长共读。于是我做了个听话的家长。
我是在儿子读完后才读的。每读完一两章,便会和儿子一起讨论。我先提个开头,儿子便复述故事情节,我中间附和或补充。再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论,儿子说出他的看法,我说我的。我俩有时互相赞同,有时争论。
儿子对《草房子》这个书名进行了解读,他认为该书名来源于草,草是普普通通的东西,房子,代表一个世界。在这个普通的世界上,普通的人们做着不普通的事儿。他最喜欢的人物是杜小康。杜小康很坚强,在芦苇荡住的那一段很好地表现出了他的坚强。还有在学校门口卖东西那一段,他克服了自己害怕被笑话的心理,战胜了自己。
儿子被桑桑生病后的故事感动,尤其是桑桑背着妹妹上城墙那段,读的时候儿子流泪了。
而我也被书中多处文字里的真情实感所打动,作者在后记中说明了写这部书的主旨是使今天的孩子感动,他认为“感动今世,并非一定要写今世”,于是选择了1962年作为时代背景,选择了布满草房子的山野村庄为生活背景,选择了一群欢蹦乱跳、质朴纯洁又个性鲜明的孩子为主人公,以高雅的格调和处处充满美感的文字铺展开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演绎出人世间的各种情感、各种变故、各种执着、各种领悟。
故事以少年桑桑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为主线,写了多个人的经历,其中有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秃鹤,有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杜小康和细马,有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桑桑、温幼菊,有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桑桑与纸月。这是世间美好而纯洁的情感,懵懂、羞涩、可爱,又真挚,让人只想尊重与爱惜。作者还写了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纸月妈和慧思和尚、蒋一轮和白雀。
我相信这本书带给孩子的还会有很多他们表达不出来的心灵触动。这本书真的不错,值得精读和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