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万里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节冰雪消融,春风化雨,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人体此时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
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常易暴发流行性感冒。此时,人们应该做好防护,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节气,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所以此时还应该注意“春捂”。
雨水养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防寒保暖,固护阳气
俗话说“春捂秋冻”,在早春的雨水节气里更要注意“春捂”。捂的要点主要是捂脚、捂腹、捂头。
捂脚:寒从脚下起,穿厚一点的鞋子或晚脱几天秋裤,比上半身多穿两件衣服更能驱除寒邪,保护阳气。
捂腹:是指胃脘部不要受寒,可以穿一件马甲,特别是脾胃气虚、脾胃虚寒的人更要注意腹部保暖。
捂头:“头为诸阳之会”,雨水节气,寒气未消而春气初萌,春寒料峭,此时外出最好戴帽子或者围巾,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头部保暖,避免寒邪直入,损伤阳气。
健脾祛湿,舒缓肝气
雨水时节湿气重,易困阻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因此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可艾灸阴陵泉、中脘、天枢、丰隆、足三里等穴,健脾祛湿。
春季五行属木,内应于肝脏。立春以后,阳气渐起,在外则草木萌动,在内则肝气渐旺,此时人们容易情绪波动,有的人甚至经常烦躁易怒。尤其是焦虑和抑郁病人,更容易有情绪的起伏。因此,调节心情特别重要,做到心平气和,与人为善,不斤斤计较,以达到气血安和,脏腑平调,阴平阳秘。
适量运动,强身健体
运动能够促进气血运行,还能改善消化吸收,推动新陈代谢,滋养五脏六腑,愉悦身心,从而达到内外兼顾,身心兼顾的效果,从整体改变人的生活质量。比如慢跑,就涉及肌肉、筋骨、精神、意志、气息等因素。运动要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会消耗津液、损伤阳气,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风寒的侵袭。
总之,一年之计在于春!愿您不负春光,用健康的体魄迎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