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云诗歌研讨会现场
本报讯(文/图 记者 马永伟)7月2日,迟云诗歌研讨会在聊城举行。研讨会由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山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主办,聊城大学文学院承办。
聊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昭风对此次诗歌研讨会的举行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谭好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等分别发言,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山等发来贺信。与会人员分别对迟云诗歌创作的风格、成就、叙事技巧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迟云,1962年出生于山东莱阳,1984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聊城大学的前身)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的诗集有《走上旅途》《行走 穿过思想的树林》《一只眼睛睡了 一只眼睛醒了》《悲悯的土地》等。曾获山东省首届青年益友创作诗歌奖、天津第十九届“文化杯”全国鲁黎诗歌奖一等奖、“百世杯”全国诗歌大赛特别奖、《时代文学》2013年度诗人奖。
此次迟云诗歌研讨会在其母校所在地召开,有特别的意义,包含了关爱和汇报双重含义。歌诗合为事而作。迟云在创作中体现了对社会与历史、现实与人生、生存与人性的广泛思考和深入开掘,既有对生命的真挚礼赞,也充满了对人性的冷峻观察,极富思想深度。
“迟云的诗沾带泥香更有果芳,与某些现代自由诗的无生活、无生命质感之晦涩游戏,形成了对冲,这正是其难以忽视的时代贡献。期待诗人源源不断推出新作,相信他健旺不倦的吟唱才能。”张炜在贺信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