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圣娇
最近,网络上一个名为“男子买菜花52.8元让老板核算3遍”的视频引起热议。据该男子的妻子称,丈夫平时在家负责做饭,很少出去买菜,不了解蔬菜价格,认为10元钱能买很多菜,老板算错账了。
网友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物价涨得太快”,有人借此批评“男的不关心生活”,还有人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其实,这件事也反映出,有些人对一些本该是生活常识的东西缺乏足够的了解,解决问题时总是凭借以前的经验。类似这样的生活常识,确实该补一补了。
生活中,有很多常识就像我们不了解的“菜价”。虽然了解它们可能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质的改变,但却能避免我们被骗。比如,有人不知道我们能在冬天吃上新鲜的黄瓜、西红柿,不是因为它们是转基因作物,而是因为有了蔬菜大棚的加持;有人不理解疾病的进展、好转需要一个过程,总期待着“药到病除”……也正是我们缺乏对生活常识的了解,给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那些谣言披着科学的外衣,挑战着我们的底线,实际上不堪一击。而且,缺乏生活常识的我们也更容易轻信他人,因为在内心会误认为他人“懂得多”“专业”,就比如有些老人宁可相信保健品推销员夸张的语言,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女。
掌握这些生活常识,难吗?并不难,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对自己不理解的事常去问个为什么,多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并且要有质疑精神,不轻易相信他人,要选择正确而可靠的渠道,补上生活常识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