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镇陶楼村坑塘不仅安装了围挡、设置了“水深危险 请勿靠近”的警示牌,写明坑塘负责人,配备了救生衣、游泳圈等救生设施,还安装了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宣传栏
▶广平镇张善村坑塘安装了围挡,设置了警示牌
韩集镇后姜村东北角坑塘没有警示牌和救生设施
韩集镇季古棚村一处坑塘没有警示牌和救生设施
文/图 本报记者 林金彦
目前正值暑期,防溺水工作不容忽视。我市紧绷未成年人暑期安全这根弦,全力以赴防范溺水事故发生,但仍存在不少死角和盲区。
7月23日,记者实地探访了我市5个县(区)10个村的15处坑塘以及河道、水闸等水域,发现大部分水域都进行了安全管理,设置了围挡、警示标语或防溺水横幅,一些水域还配备了救生圈、救生衣、绳索和长竹竿等救生物品。但部分水域仍缺少围挡和警示标识,没有防溺水设施,给防溺水工作带来不少隐患。
防溺水工作成效显著
在广大农村,坑塘等公开水域较多,孩子安全意识较为淡薄,防溺水工作尤其重要。在记者探访的15处坑塘中,有11处设有围挡和相关警示标识,一些坑塘还配备了救生设施和阻泳志愿者,防溺水工作成效显著。
在东昌府区广平镇张善村,村东北部有一处坑塘,约3000平方米,水面宽阔,已经安装了防护网,设置了“当心溺水”等标识牌。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介绍,此处坑塘已经承包给个人养鱼,没有孩子在此处游泳。“现在家长也管得紧,不让孩子随便下水。”该村民介绍。
在度假区朱老庄镇李庙村,一处占地约1500平方米的坑塘不仅安装了围挡,设置了“水深危险 禁止游泳”的警示标语,配备了救生衣、绳子、长竹竿等救生设施,还安装了一个坑塘标识牌。标识牌上写明了坑塘名称、面积、编号、管护人的姓名和电话、管护人职责。村级管护人、村党支部书记李霞介绍,他们安排本村公益岗人员作为防溺水巡逻员,每天至少巡逻两次,将下水游泳或者捉鱼的孩子及时劝离。“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坑塘附近安装视频监控。”李霞说。
朱老庄镇党委书记姚中福介绍,该镇辖区共有92处坑塘、11条河流,目前已经全部管护到位。59个自然村每天都会通过大喇叭等形式,播放防溺水相关要求。镇村都组建了巡逻队伍,对赵王河、三干渠、徒骇河段等重点危险区域进行重点巡查,形成了家、校、村、镇“四方联动”的防溺水管理模式。
在朱老庄镇毛营村、阳谷县石佛镇陶楼村等村庄,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村庄的坑塘管护措施到位,防溺水意识强。“不敢让孩子自己出去玩水。现在每到放假的时候,学校都会发安全教育和防溺水明白纸,还要家长签字。”陶楼村一位村民表示。
部分坑塘存在诸多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部分水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少围挡或围挡低矮破败,缺少警示标识、警示牌过小或设置较为随意,没有管理人员或阻泳志愿者,这些都成为防溺水工作的漏洞。
在东昌府区韩集镇后姜村,村西和村东北角各有一处坑塘,村西的坑塘不足200平方米,面积较小,水面四周安装了景观桥,旁边设置了“禁止游泳 防止溺亡”的警示标识牌。而村东北角一处千余平方米的坑塘,安全现状让人担忧。
记者在该处坑塘发现,坑塘呈半月形,四周蒲草、芦苇等杂草丛生,水质浑浊。一位村民介绍,此处原来承包给个人种藕,现在已经废弃。“几乎每天都有小孩下水游泳,十分吵闹。尤其是中午,吵得周边村民无法休息。少的时候也有三四人,都是十多岁的孩子。”该村民介绍,坑塘最深的地方有2米多深,虽然孩子们都在南边水浅的地方游泳、戏水,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该村民表示,原来水塘边有个禁止游泳的小牌子,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小孩下水“没人管”。
不仅是后姜村,韩集镇季古棚村,东阿县新城街道堂子村、代井村,坑塘、水闸旁水域的管护也令人忧虑。季古棚村有的坑塘周围没有围挡、警示标识及救生设施。堂子村有一处水闸,只在水域斜坡上有“禁止下水”的提示语,没有其他防护措施;该村村西的一处坑塘,不仅没有围挡,也没有警示标识。代井村村西的坑塘,水面较宽,没有围挡等防护措施,仅仅在电线杆上绑了一个写有“珍爱生命 谨防溺水”字样的蓝色牌子。
此外,在茌平区乐平铺镇刘庆洪村、南大吴村,围挡、警示牌的设置较为“随意”。刘庆洪村一处200余平方米的坑塘内养了莲藕,仅仅设置了一块“水深危险 防止溺水”的警示牌,上边挂了一个旧轮胎。南大吴村共有三座大的坑塘,村北两处坑塘只有损坏的低矮围网,没有任何标识;村南的水坑虽然有“水深危险 禁止游泳”标识牌,却没有围挡和救生设施。
防溺水还需形成合力
去年6月,市教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聊城市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机制》,明确了“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工作方针,以及“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等原则。
根据文件要求,各县(市、区) 政府(管委会)应组织人员对本辖区内防溺水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摸清池塘、水库、河渠、深沟、矿坑、机井等数量,建立完善“县、镇、村”基础信息台账,明确管理责任,加强水域管理。针对水库、河道等事故多发地段和时段,逐级落实重点水域安全监管巡查防控责任,有条件的安装配备视频监控和报警播音设备。
今年,我市出台了《青春护航——全市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对危险水域的警示监管及防护,健全完善了预防溺水专项治理工作联动机制,要求对所属区域水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在水域周边设置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安装视频监控和报警播音设备,配备救生圈、绳索、长竹竿等救生设施,组建防溺水公益岗、宣讲阻泳志愿巡逻服务队等。
暑期以来,为进一步增强防溺水意识,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学校都开展了以预防溺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这在较大程度上增强了全社会的防溺水意识。
防溺水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压实防溺水属地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学校教育责任、家长监护责任“四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筑牢立体化防溺水安全屏障,最大限度减少溺亡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