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超慧(左一)在给学生检查视力
文/图 鞠圣娇
“这3个月眼睛度数增长有点快,得换副眼镜了,平时要注意用眼卫生。”7月25日,聊城爱尔眼科医院小儿眼科主任谢超慧向9岁女孩菲菲建议。
到了暑期,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检查视力。谢超慧一一嘱咐来检查的孩子,让他们注意用眼习惯。“暑假是孩子的用眼高峰期,如果习惯不好,秋季开学后,孩子视力下降,再治疗就有点晚了。”谢超慧说,暑期是近视防控的重点时段。
及早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笔者采访时,不断有中小学生前来检查,有的是因为视物模糊来初次检查,有的是来复查,“平时孩子学习太忙,没时间检查”是家长在暑假带孩子检查视力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儿童青少年的常见眼病大致分为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眼表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等)、其他病变(如斜视、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变等)这三类,其中屈光不正是最常见的眼病,近视的孩子呈逐年增加趋势。
“这跟不良用眼习惯有关,比如看手机、看平板、拼乐高等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或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用眼,就会增加近视的发生率。”谢超慧说,孩子上小学后发现近视或近视度数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小学学习时间、频率升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孩子远视储备不足。远视储备是指生理性远视的度数,如果过早消耗了远视储备,孩子近视的时间就会提前,如果孩子能及时检查、了解视力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就能避免视力进一步下降。
谢超慧建议,从孩子三岁起,家长可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记录孩子的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对孩子可能出现的视力问题进行早期干预。
验光配镜,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很多近视的成年人,会选择到眼镜店简单验光后配镜。但对孩子来说,这样的配镜过程过于简单。
在聊城爱尔眼科医院,谢超慧会安排可能近视的孩子进行散瞳,通过睫状肌麻痹药物使眼睛处于放松状态,从而获得准确的屈光度。不合格的验光会影响眼科疾病诊断,对视力产生不良影响。
孩子近视需不需要随时戴眼镜?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一旦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能看清就不需要戴眼镜,这些都会对视力造成进一步损害。谢超慧说,孩子需不需要随时戴眼镜,要结合用眼需求和裸眼视力、散光情况,如果视力低于0.5或者用眼需求高,一定要佩戴眼镜,控制度数增长。此外,可以选择角膜塑形镜或者具有近视防控功能的镜片控制度数增长。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的夜戴型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孩子夜间佩戴,对角膜进行塑形,控制眼轴增加,延缓近视进展,可达到日间不戴镜视物就清晰的目的。
注意细节,预防视力滑坡
谢超慧发现,尽管家长对孩子视力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但在预防近视、控制度数增长方面存在一些误区。
孩子只要不看电子产品就不会近视?并非如此,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近视的主要原因,不过电子产品画面变化快,更容易导致视疲劳。如果必须使用电子产品,应尽量选择屏幕较大、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还要根据环境调整产品亮度和房间灯光。
假性近视是近视吗?谢超慧说,假性近视是由于眼睛过度疲劳而引起的视力下降,可能是暂时的,但如果不注意用眼习惯,不经过散瞳就给孩子戴眼镜,可能导致假性近视发展成真性近视。有的家长采用视觉训练等方式来“挽救”孩子视力,但过度训练可能加重孩子近距离用眼强度。
“每天尽可能进行2小时的户外活动,自然光可以促进眼睛发育,也有利于放松眼部肌肉,缓解视疲劳。”谢超慧说,用眼时也要定时休息,严格控制用眼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