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02

老寿张的十里布市 35,660 2023年07月28日

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寿张布匹批发市场

□ 王泽文

这是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寿张布匹批发市场照片。

从阳谷县寿张镇凤鸣路与健康路十字路口,一直到凤鸣路南端,即黄河金堤北堤坡,约有2公里长。路的两侧,有很多批发布匹及布制品的小商铺,这里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寿张镇十里布匹市场。

提起寿张镇的十里布市,在阳谷周边方圆数百里之内,几乎是妇孺皆知。据当地上了年纪的人回忆,当年的十里布市确有“八方辐辏,万商云集”的热闹场面,到了夏天,更是呈现出“挥汗如雨,举袂成云”的繁华景象。十里布匹市场已成为老寿张人内心深处的骄傲,同时也成为寿张当时繁华的重要标志。

寿张布匹市场成立于1984年,最初由几家丝绸被面商户从江浙一带引进货源和客商,逐步从被面发展到了布匹。从第一车货物先销售完再付款,到与南方客户搞联营,由于合作顺利且达到共赢,市场迅速发展起来,单是江浙一带的客户就有几百户。

1986年至1992年,是市场鼎盛时期,十里布匹市场里,满载布匹的车辆川流不息,成群结队的各地客商络绎不绝。上海、青岛、天津等全国各地的布匹生产企业,在十里布匹市场都有销售网点。薄如蝉翼的江南丝绸,争奇斗艳的各色棉布,让人感觉到这里的繁荣与富庶。常住人口不到1万人的古镇寿张,当时每天在十里布匹市场的流动人口可达两三万人,形成了“十里布市迎嘉宾、四方商贾集凤城”的壮观场面。在当时,寿张的旅馆、饭店等服务行业,每天都人头攒动,每年都赚得盆满钵满。据当地老人介绍,当时连拉地排车的(从车站把布匹送到销售点,或把布匹从销售点拉到车站)每天都能挣几十元到百余元。以1986年为例,当时全国职工月工资仅106元,到1992年,也才205元左右。十里布匹批发市场带给寿张群众的益处,由此可见一斑。

据1986年11月官方统计,十里布匹批发市场零售业务的摊点发展到1100多个,有来自19个省市的150多个生产厂家的上千个花色品种在此销售,日成交额超120万元,成为鲁西地区重要的布匹集散地,同时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布匹批发专业市场。

1988年秋,曾任山东省委书记的谭启龙等一行,在时任聊城地委书记王乐泉和县乡领导同志的陪同下,从北关汽车站一直步行到寿张南金堤坡,详细考察了布匹市场,并对布匹市场的发展寄予厚望。

时至今日,十里布市已风光不再,2公里长的凤鸣路上,只是相对集中地分布着一些布匹经营商户,对于这个情况,与当地干部群众攀谈时,他们分析了十里布匹市场衰落的许多原因,概括起来就是:各自为战,疏于管理,没能形成长期健康发展的机制与管理模式。

面对十里布市的变化,不由得让人发出一声叹息。(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