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我与新华书店 45,296 2024年02月01日

○ 孙利

我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鲁西农村,从小喜欢读书。可是,那个年代没有什么书,手里除了几本课本,平时连带字的纸张都见不到。

当我稍微懂事,我转学来到了城里,对书籍的渴望更加强烈。那时正值改革开放,一切变得亮堂堂。即便如此,当时能看到的书也屈指可数。

在一次上学途中,我遇见了班主任程老师,他正拉着地排车往南走。他喊住我,让我陪着他去一个地方。一路上程老师缄口不言,我也不敢问,只能默默地跟在后头帮着推车。走了大概二十分钟,来到一个大铁门前,我们拉着车子进去,看见屋里有一捆捆牛皮纸包着的东西。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我们把这些东西搬到车上。

装完车,程老师又带我来到另一个地方。一推门,把我惊呆了。这间屋子更大,四面靠墙都是书架子,里面塞满了崭新的书,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书。

程老师和工作人员又忙了一阵子,完事后,我们拉着一车书回到了学校。自此以后,我心里总惦记着那一屋子的书。

就这样煎熬了一段时间,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终于鼓起勇气,独自来到这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这是一家书店,门头上赫然写着“新华书店”四个大字。

从此以后,一有空我就来书店转转,来的次数多了就找到了门道。我发现可以装作买书的样子赖在里面,不过,次数多了工作人员识破了我的门道。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忍痛买一本。如今,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买下第一本书的情形。

一天下午,我和往常一样来到书店,走近柜台,向工作人员要了一本《红楼梦》。我一页一页翻动,装作挑选的样子。时间长了,工作人员对我有些不耐烦,把我推到了墙角。这正合我意,便放下戒心,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我被里面的故事打动,也不知看了多长时间,估计得有一两个小时,这时工作人员来到我的身边。

“同学,这本书你已经看了很大一部分,还买吗?”

“我买,我买。”我一时紧张,脱口而出,随后就后悔了。

虽然价格不算贵,但这可不是一笔小钱,是我一周的早餐费用。这可怎么办呢?我已经明显感觉到手心在冒汗。怎么办?话说出去了,男子汉不能言而无信。于是,咬咬牙,跺跺脚,管它三七二十一,先买了再说。

我拿着这本沉甸甸的书,走出新华书店。后来,幸亏同学帮忙,每天早晨分我一些早餐,才不至于挨饿。

以此方法,我在书店里蹭着看了很多书,当然,隔三岔五也买过几本。

当时的日子虽然过得紧紧巴巴,早餐是饥一顿饱一顿,但是,现在回忆起来那段时光是甜的,是温暖的。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我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固定收入。工作之余,我没有忘记读书,也养成了买书的习惯。但是我买的第一本书,一直珍藏着,放在书柜中最显眼的地方。书中内容早已熟悉,不过,偶尔我还会拿出来翻翻,我想,我重温的应该不是内容,而是那段记忆。

如今,我依然喜欢光顾新华书店,依然喜欢坐在里面读书。不仅因为这里的环境好,更多的是这里有一种让我特别怀念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