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杰
过了腊八就是年。小时候,每年过了腊八节之后,就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村里的人们都忙着置办年货,打扫房屋,祭祀祖先。当时年仅十岁的我,作为家里的小小读书郎,因经常练习毛笔书法,顺理成章地承担了家里写春联的任务。写春联,也慢慢成为我家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保留项目。
爸爸从街上买年货回来,顺便带了几张红纸,交到我手上。接过红纸的那一刻,标志着年度写春联的文化工程启动,我顿感重任在肩。
除夕前一天,我吃过早饭,在堂屋门口摆好八仙桌,一边计算春联的数量,一边裁剪红纸。裁剪完毕,认真折叠红纸,按照所写春联的字数折叠成一个个格子,便于书写得整齐美观。我家春联的上下联,一般都是七字句式。七等份的红纸用来书写上下联,四等份的红纸则用来书写横批。一切就绪之后,我用残破的旧碗底当作砚台,在八仙桌上展开红纸,对照着楹联书籍,开始挥毫泼墨写春联。认真的姿态,稚嫩的字迹,闪烁着一颗因过年而欢欣雀跃的童心。
我将裁剩下的红纸边角料,折成两张小长条,其中一张写下“五谷丰登”,准备贴在家里粮仓旁边;另一张写下“六畜兴旺”,准备贴在猪圈旁边。
堂屋的自行车上、椅子上、地面上,到处摆放着我刚写好的春联。如果春联的墨迹没有干透,先不要叠放,否则容易造成字迹模糊,贴出来不好看。
一支毛笔书写出了农家的喜庆,红纸黑字的春联上,写满了人们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期望。
除夕当天,我和爸爸刷着糨糊,在楼上楼下贴好了十多副春联。猪圈旁边的“六畜兴旺”,粮仓旁边的“五谷丰登”,红彤彤的颜色里,有乡村人最朴素的愿望:期盼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正月里,亲戚邻居来家里串门,总是忍不住看看贴的春联,夸赞家中有“秀才”。每当这时候,我都会看到爸爸妈妈眉宇间流露出欣慰与自豪。
通过写春联,我的书法水平有了提高。我不断鞭策自己,一定要勤加练习书法,争取下一年再写春联。我逐渐养成了平时收集春联佳句的习惯,有时候还尝试着自己创作春联,撰写充满美好寓意的横批。每年除夕的前一天,我专职在家写春联,从早写到晚,不知疲倦,乐在其中。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习惯买春联张贴。快过年了,身在异乡的我,多想回到我的故乡,再写一次春联,重温记忆中的浓浓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