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文/图 记者 张琪)“今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铁钉冒泡泡’实验太神奇了。”2月15日上午,10余名聊城小学生在家长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加了由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开展的公众开放日活动。
在生态环保课堂上,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丁滢滢首先向学生们普及了垃圾分类知识,带领学生们认识绿色环境对城市空气净化的作用,接着介绍乱丢垃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后介绍了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
“垃圾分类竞猜小游戏”环节最受学生们欢迎,他们踊跃举手,积极参加。在这个游戏中,他们也发现了自己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盲区: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油漆桶是有害垃圾、陶瓷碎片是其他垃圾、衣服是可回收垃圾……“我一直以为过期药品是其他垃圾。”“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是这么分类的啊!”学生们讨论着。
在实验室,技术人员郑方悦向学生们介绍了试管、量杯、烧杯等试验器皿的用途,并演示了酸碱测试小实验。郑方悦用幽默易懂的语言对试纸在不同的液体下为什么会变出不同颜色进行了解答,并指导学生们做了pH值的测定实验。
本次活动让公众了解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普及了环保知识,进一步强化了共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立志做环境保护的宣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