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洪广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日月昌明松鹤延年。”现在除了一些传统节日外,为老人祝寿对于一个家庭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事。一家人聚在一起,乐享温馨时光,定格幸福时刻,总是让人难忘。
10月16日,秋日的阳光洒在高唐县固河镇李集村一处喜气盈盈的农家院内,作为外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由表兄妹们为四姨尚玉兰举办的九十寿宴。大家从各地赶回,齐聚一堂,在热闹而简朴的氛围中,共同为四姨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寿宴现场,气氛格外喜庆。墙上除了醒目的“寿”字,还布置了一副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四姨今年90岁,虽然已是耄耋之年,可是她不管是心态还是外貌都透着幸福和年轻。四姨家中人丁兴旺、四代同堂,有4位子女,其中最大的儿子李俊青已74岁,最小的曾孙仅3岁。这场寿宴会聚了20多位亲朋好友,场面热闹欢愉,气氛温馨感人。
10时30分,在女儿和孙女、外孙女的陪伴下,四姨来到现场,她坐在主位上,精神矍铄,满脸笑容。我的表哥李俊青走上前,代表全家送上祝福:“娘,祝您身体健康,天天开心!您为这个家操劳一辈子,今天咱们好好庆祝庆祝!”四姨点点头,眼中闪着泪光,感慨道:“今天咱老李家四世同堂,我这把年纪看着儿孙绕膝,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现场,亲朋好友忙碌而有序,有的忙着准备寿糕,有的忙着备菜,有的则陪伴在四姨身旁与她拉家常。几个曾孙女也围在老人身边,叽叽喳喳地问长问短,四姨笑着摸摸她们的头,讲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日子,吃顿饱饭都难。现在你们多幸福,要把书读好。”
在一片温馨的氛围中,四姨的女儿把生日蛋糕端上来。在众人的期待中,生日蜡烛被点燃,那闪烁的烛光象征着平安和乐。四姨许下心愿,并在大家唱响的生日歌声中吹灭蜡烛。一时间,现场欢笑声、祝福声不断。宴席上,糖醋鱼、红烧狮子头、四喜丸子……满目佳肴,款款精心,还有那寓意美好的寿桃,每道菜不仅色香味俱全,更展示了当地传统特色美食的风味。
11时50分,寿宴开席。大家吃着美味佳肴,共叙美好生活。我的表哥、表嫂、几个姊妹,同大家聊起四姨这一年来的身体状况。“俺奶奶的身体一直很棒,虽然这两年耳朵有点背,但思维清晰,哪个晚辈什么时候来看过她,给她带来了什么礼物,她都记着。”四姨的孙女李亚萍笑着说。
“早些年家里非常穷,父亲去世早,俺母亲拉扯着一家大小过日子,非常不容易。上世纪70年代,她在生产队里劳动,和男劳力一样起早贪黑地干活。她还当过10多年的村妇女主任,为村里作了不少贡献。”大表哥李俊青说,“母亲这一辈子不容易,这几年虽然年龄大了,仍喜欢种点菜、养几盆花。”
表哥姊妹4个,这几年轮流照顾四姨,尽心尽力。“俺把老人当亲娘,她也把俺当亲闺女。”表弟媳妇刘爱花与表弟结婚后,和四姨共同生活了20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对老人的照顾无微不至,不管是老人的饮食起居,还是老人的身心健康,两人时刻放在心上。老年人肠胃消化能力弱,弟媳爱花就把蔬果、鱼肉等打成泥、煮成粥给老人吃,保证三餐营养;老人爱听吕剧,爱花不仅买了很多吕剧光盘放给老人看,还给她买了可以下载戏曲的随身听。
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四姨的3个孙子和孙媳妇也对老人格外孝顺。不管工作多忙,每个周末,孙子和孙媳妇都会买些好吃的,抽时间回家看看老人,陪她聊聊天,然后全家一起吃顿团圆饭。
“儿女们都很孝顺,大儿子买馒头买菜,小儿子交电费充电话费,想吃啥就吃啥。这样的晚年生活,滋润得很。”说起这些,四姨乐得合不拢嘴。
“老人一家团结和睦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一家四代人其乐融融,让我们很羡慕,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村党支部书记李桂才也赶来祝贺,送上了一块写有“德高望重”字样的牌匾,并宣布村里将设立“长寿老人奖”,表彰像四姨这样的模范长者。
四姨将切下的一块块蛋糕,分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动情地说:“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祝寿,感谢每一位关心照顾我的人,我感觉十分满足。愿我们都能健康、幸福地度过每一天!”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在小院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