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承斌
近日,东昌府区柳园街道聚源社区发生了一件令人动容的小事:为感谢社区党委书记孙博在小区暖气改造中的辛勤付出,亚大小区居民展女士为他送上一盘自己煮的花生以表谢意。
社区党委书记孙博与居民展女士的这种“双向奔赴”,以最朴实的细节,勾勒出“党群一家亲”的温馨图景。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群互动的“一线”。对聚源社区的居民来说,孙博不是高高在上的“书记”,而是随叫随到的“贴心人”。老旧小区暖气改造停滞,他拖着病腿与施工方反复协调,把居民的“心头急”变成“放心事”;承重墙纠纷突发,他48小时集结力量现场办公,低血糖晕倒前一刻仍在释疑解惑;小区车牌识别系统失灵,他当场记下诉求,承诺“积极协调”——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关乎居民生活的“大事”。孙博常说“小事办实”,这四个字恰恰是基层干部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只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坎上。
基层治理的温度,更藏在“时时放心不下”的日常里。孙博平时上下班很少开车,而是选择步行。路上,他随手捡拾垃圾、扶正歪倒的电动自行车、向商户宣传消防知识,这些看似微小的举手之劳,实则是把服务融入每分每秒;他走进商铺询问经营难题,蹲在小区倾听居民诉求,坐在“小板凳议事厅”里把居民“吐槽会”变成共治“诸葛会”,用“接地气”的方式打通了与群众的“心通道”。更难得的是,他不仅解当下之忧,更谋长远之利:推动安装“爱心椅”方便老人,联合高校打造网红艺术墙激发老街巷活力,组织“周末小课堂”丰富孩子生活,让社区不仅有“烟火气”,更有“幸福感”。
基层干部是党和群众之间的“黏合剂”,他们的每一次俯身、每一份坚守,都在加固着党群信任的基石。孙博的故事,不是个例,而是无数聊城基层干部的缩影——他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写在社区的街巷里、居民的笑容中,让党群温情在平凡日子里静静流淌,更为聊城的社区和谐、城市温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