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耀军 苏含
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病房里,每天都上演着生命与疾病的较量。然而比病魔更坚韧的,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守护。因心衰与肾衰双重疾病长期卧床的陈志强(化名),在老伴离世的打击下一度陷入绝望。而责任护士李亚云,用一床棉被、一句问候、一次次轻柔的拍背,帮助老人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书写出护患关系的温情篇章。
陈志强是心血管内科的“老熟人”,多年来与老伴相互扶持,共同对抗病魔。然而,老伴的突然离世,让他的病情急剧恶化——心衰导致呼吸困难,肾衰引发全身水肿,长期蜷坐的姿势更让他面临严重压力性损伤风险。
“对于陈大爷来说,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心灵的慰藉同样不可或缺。”10月28日,陈志强的责任护士李亚云说。她敏锐地察觉到老人内心的孤寂与悲伤。于是,每次交接班时,李亚云总会在他身边多停留片刻,不催促、不打扰,只是静静地倾听他回忆与老伴的往事,或是适时递上一杯温水。渐渐地,那双曾布满疲惫与空洞的眼睛,在提及老伴时,开始闪烁出微光。
长期坐姿极易导致皮肤压伤。尽管评估显示风险较高,但李亚云和护理团队始终坚信“预防胜于补救”。一个贴心的举措被付诸实践——她们特意为老人多申请了一床柔软的棉被,仔细垫在椅背与他身体之间。这床蓬松的棉被,成了护患之间无声的桥梁。每天,李亚云都会细心调整被褥的位置,确保减压效果最大化,有时还会像安抚孩子一般,轻轻拍拍老人的肩背。
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慢慢融化了陈志强心中的坚冰。他开始愿意主动与护士交流,分享那些藏在岁月深处的、与爱人相濡以沫的温暖故事,脸上偶尔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然而,疾病的威胁并未远离。一天清晨,陈志强突发严重胸闷,情况危急。李亚云和医疗团队迅速反应,紧急检查、用药、组织会诊……一系列抢救措施紧张而有序地展开。最终,为安全起见,陈志强被转入ICU接受进一步加强治疗。李亚云亲自护送并完成交接,离开时握着他的手鼓励道:“大爷,要配合治疗,我们等您早点回来!”
在追求高精尖医疗技术的今天,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护理工作者们始终坚守初心。一床额外的软被、一句耐心的问候、一次温柔的轻拍,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汇聚成的正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医学人文精神。他们守护着患者的尊严,温暖着脆弱的心灵,也书写了护患之间最为真挚动人的篇章,成为医院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