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慢阻肺急性发作致老人昏迷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助其脱险

本报记者 鞠圣娇

2月11日,89岁高龄的郭月英(化名)从聊城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出院了。入院前1周,她因为受凉导致慢阻肺急性发作,但未能接受规范治疗,最终因昏迷被救护车送到聊城市中心医院。该院医护人员积极实施抢救,让她转危为安,摆脱了慢阻肺急性发作造成的生命危险。

郭月英的儿子介绍,郭月英入院前1周已出现咳嗽、咳痰伴憋喘的症状,便到当地卫生室吸氧和输液治疗,然而,她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反而逐渐加重,稍有活动便出现重度憋喘,夜间不能平卧入眠,最终昏迷、不省人事,家人发现后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转入聊城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时,郭月英已经陷入深度昏迷状态,全身黏膜呈现青紫色,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其体内的二氧化碳水平和氧分压值严重异常,是典型的II型呼吸衰竭。主治医师姚进超了解到,30多年来,郭月英每到秋冬季节都会出现咳痰、憋喘等慢阻肺急性发作,也曾多次住院。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判断,此次郭月英依然是慢阻肺急性发作导致的呼吸衰竭,随即做好了抢救准备。

当呼吸兴奋剂、糖皮质激素、特效抗生素等多种药物进入体内后,郭月英的血气分析结果仍然不理想。根据多年危重症抢救经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潘栋判断郭月英有效通气量不足,必须立即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而考虑患者存在肺大泡等多种严重病变,有创机械通气风险极大,在充分与家属进行病情沟通后,尽管治疗条件不十分理想,但潘栋仍决定优先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令人欣慰的是,在无创呼吸机协助下,通过有效静脉输液治疗,郭月英病情迅速好转。不久,她意识恢复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转入呼吸内科继续接受治疗。

潘栋提醒市民,冬春季节,呼吸道疾病易发,而慢阻肺患者受气温降低影响更大,容易出现病情反复。慢阻肺患者不仅要规范用药治疗,更需要日常多加防范,才能有效地防止慢阻肺的急性发作。

2022-02-16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871.html 1 慢阻肺急性发作致老人昏迷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助其脱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