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立三师中共组织的创建人张廷焕
□ 王秋成
张廷焕,字文蔚,曾用名张学纯、张廷,1903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马张村(今属临清市)。由于家境贫寒,张廷焕9岁时才进入本村学人张金圻办的义学就读。他聪颖过人,勤学善文,深得师长器重。
后来,张廷焕辍学并结婚,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求学。他在距家5公里的麻佛寺高级小学当校工,常常在工作之余站在教室外旁听课程。乡绅张大魁得知后,主动资助他完成学业。他的表弟兼同学曹泗正也不时周济他。
复学后的张廷焕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的国文、算术、史地等科目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张廷焕还热爱体育活动,擅长书法绘画,所作文章《长相思》曾在乡里广为流传。
少年时期的张廷焕就胸怀大志,关心国事。五四运动期间,他积极参与抵制日货等爱国活动。他还联合数名同学,在村里开办夜校,为数十名中青年农民教授文化知识。
1923年,张廷焕考入设于聊城的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入学不久,他就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凭借出色的文笔,他后来接任了校刊主编一职。
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后,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也深受影响。1926年,随着北伐战争的推进,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的张廷焕内心燃起了革命热情。怀着“追求真理、投身革命”的理想,他加入了国民党在三师的秘密组织——训育部(学生习惯称训训部),并成为负责人之一。但是,这个组织混杂着不少纨绔子弟,张廷焕与他们政见不合,经常发生争论。同年,张廷焕赴济南参加会议,结识了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的共产党员李思孝(夏津县珠泉屯人),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经其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负责三师的建党工作。
1926年寒假期间,三师学生李成连(李建华)、刘维鲁也由李思孝介绍入了党,并负责在三师开展建党工作。1927年新学期伊始,张廷焕、李成连(李建华)等人通过同窗、亲友等关系,将那些关心时政、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学业优秀的进步青年团结起来,向他们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很快培养出30多名党团骨干。随着形势发展,三师学生逐渐分化为两大政治派别:一派是以张廷焕、李成连(李建华)为首的“济南派”(该派别因与济南中共组织保持联系而得名);另一派则是原国民党训育部改组而成的“鲁西联席会”。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张廷焕等人多次举办党团联席报告会、校友演讲会,揭露蒋介石背叛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的恶行,同“鲁西联席会”的国民党右派势力进行公开辩论。4月28日,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北京残忍地杀害了李大钊。消息传到聊城,张廷焕立即组织三师进步学生召开大会。他发表演说,愤怒谴责军阀暴行,痛悼革命先烈,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在场者。
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三师30余名党团骨干分子在学校后院的饭厅里集合。张廷焕主持召开三师中共组织(后称东昌支部)正式成立大会。会上,全体人员为李大钊默哀3分钟。随后,张廷焕发表讲话,与会人员压低声音齐唱《国际歌》,并分发油印的《成立宣言》。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革命形势转入低潮。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王寅生、赵以政、聂子政等共产党人奉命从南方返回聊城开展革命工作,将三师作为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重要阵地。这极大地鼓舞了三师党组织的革命斗志。张廷焕等人更加积极地开展斗争,采取各种方式壮大党团组织,组织党团骨干分子在各种场合公开辩论,宣传党的主张,成功争取不少中间人士转向革命阵营。在他们的努力下,三师党团员迅速发展到50余人。
同年10月,中共东昌县委(又称鲁西县委)成立。张廷焕多次组织三师党团员参加县委召开的政治报告会。他还肩负着鲁西地方党与中共山东省委机关的联络重任,经常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国民党的封锁线,奔走于济南与聊城两地,接受上级指示,传递革命信息。在此期间,他还积极在亲友中发展党员,利用假期返乡的机会,介绍在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该校设于临清)读书的表弟曹泗正入党。
1928年2月上旬,东昌县委领导的阳谷坡里暴动失败,奉系军阀张宗昌和东临道尹陆春元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张廷焕被迫离开三师,赴河北保定文学院继续学业。不久,他辗转来到济南,与中共山东省委取得联系,并担任省委秘书长,以卖瓜子、纸烟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
1928年底至1929年初,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部长王复元等人相继叛变,导致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29年春,张廷焕等人在省委机关开会时,因消息泄露,当场被“捕共队”逮捕,关押于济南普利门外山东省监狱。
此前被捕的中共山东省委、团省委主要领导人邓恩铭、刘谦初、宋占一等人也被关押于此。他们互相鼓励,团结一致,以绝食的方式进行斗争。1929年4月和1930年9月,邓恩铭等人先后两次组织越狱。张廷焕认为,在敌人戒备森严的情况下,越狱是一种盲目行为,风险过大,应当坚持狱中斗争,等待形势变化,争取获得自由。因此,他没有参加越狱行动。但是他的这种想法很快就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暴行打破了。1931年4月5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为向蒋介石表忠,将邓恩铭等22名山东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集体枪杀。同年7月30日下午,张廷焕等3人也被枪杀于济南南门外刑场。张廷焕遇难后,其父张树兰将他的遗体就地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