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o

“放心吧,我是山东人!”

聊城货车司机的一句话何以温暖全网

货车司机姜国强(左)与江苏罗先生合影(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刘晓伟 本报通讯员 宋亦傲

“放心吧,我是山东人!”近日,一句朴实承诺引发的跨区域温情故事,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刷屏热传。

聊城市东昌府区货车司机姜国强因货物滑落砸中江苏车主罗先生的车辆后,以一句“放心吧,我是山东人”的真诚承诺,与江苏车主罗先生展开了一段跨越千里的暖心互动,让齐鲁儿女的诚信底色与孔孟之乡的人文温度传遍四方。

一诺千金“山东人”

10月25日,记者在东昌府区韩集镇前姜村见到了货车司机姜国强。彼时,他刚结束一趟长途运输,来不及多歇,又在为前往浙江的送货行程做准备。提及10月5日那场意外,这位有着20多年驾龄的老司机,语气中仍带着一丝愧疚:“那天我从浙江台州拉着轿车轮胎往连云港东海走,行至345国道江苏嘶马镇路段时,没承想货物固定得不够牢固,一只轮胎突然滑落,正好砸在了后方车辆的引擎盖上。”事故发生后,姜国强立刻踩下刹车、停稳车辆,快步走向后方轿车查看情况。“先看人有没有事,这是最要紧的。”确认罗先生无碍后,看着轿车引擎盖上明显的凹陷,姜国强没有丝毫推诿,主动对罗先生说:“师傅,您先去修车,维修费您先垫付,等修好了我立马把钱转给您。放心吧,我是山东人!”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坦荡的真诚,这句承诺像一颗“定心丸”,让原本有些担忧的罗先生瞬间放下心来。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便各自继续赶路。

“我一直对山东有特别的好感,这份好感既来自儒家文化的熏陶,也源于真实的生活经历。”远在江苏的罗先生在电话中向记者讲述,他自幼喜爱读书,深受孔孟思想影响,对“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山东始终心怀敬意。更让他难忘的是,2005年父母在青岛参与即平高速公路建设时,曾在平度一个小村庄暂住,“房东大爷和村里乡亲们的热情和纯朴,让我们全家一直记在心里。”也正因如此,当姜国强说出“我是山东人”时,罗先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信任。

真诚结缘“鲁苏情”

事后,罗先生觉得这段充满善意的经历值得分享,便随手将事情的经过发布到自己的社交账号上。令他没想到的是,这段日常分享竟引发了“破圈”传播——3条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900万,仅前两条播放量就达800多万,他的账号还新增了1万多个粉丝,且绝大多数都是山东网友。“每天都能收到很多山东朋友的留言,有人说‘山东人’这仨字就是活名片,有人想先帮那位山东老乡转钱给我,有人热情邀请我去山东旅游,甚至还有网友直接发来了转账,让我特别感动。”罗先生说,这场意外让他真切感受到,真诚与诚信的美好品质,能跨越地域,引发所有人的共鸣。

罗先生的车虽有凹陷却不影响使用,由于忙着打理生意,便一直没去维修。10月23日,姜国强专程赶赴江苏扬州与罗先生会面。相聚期间,姜国强执意支付修车费用,但罗先生婉言谢绝:“当初你一句‘我是山东人’让我选择信任,现在也请成全我的心意,我们这是互相成全。”罗先生的话让姜国强心里满是温暖。

“这次见面,我们俩成了真正的朋友。”姜国强笑着说,他已经热情邀请罗先生,方便的时候一定要来聊城做客,“到时候我带他逛东昌湖、登光岳楼,再品尝一下咱聊城的呱嗒,尽好地主之谊。”同时,作为一名老货车司机,姜国强也想通过本报提醒全国1700多万卡车同行:“咱们跑运输,出车前一定要仔细检查货物,把货物捆扎牢固,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次只是砸到了车,要是真伤了人,那后果不堪设想。我这次也算得到了个教训,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戒,平平安安跑车,安安稳稳赚钱。”

一场意外交通事故,因一份承诺,变成了一段跨越鲁苏两地的温情佳话。这份始于责任、归于友谊的温暖,不仅擦亮了“诚信山东”的名片,更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善意,在这个秋天,传递出最动人的力量。

2025-10-29 聊城货车司机的一句话何以温暖全网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7899.html 1 “放心吧,我是山东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