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市民建议赋予东关街牌坊更多文化内涵 2022年07月04日

本报讯 (记者 张目伦) 7月1日,市民范先生拨打聊城日报社党报热线2921234表示,6月27日经过闸口去古城区时,看到刚建成的牌坊题名为“东关街”,他认为“东关街”缺乏历史文化内涵,建议改为“晖挹岱岳”四字。

范先生说,“东关街”三个字,其优点是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缺点是缺乏历史文化内涵,与聊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不相称,建议有关部门改为“晖挹岱岳”。

据史料记载,聊城古城东城门二层楼上曾悬挂白底黑字的巨幅匾额,上书行楷“晖挹岱岳”,系明代大学士朱延禧题写。朱延禧,聊城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后由检讨升任礼部右侍郎(正三品),担任日讲官,给皇帝讲书授课。朱延禧讲《尚书》“可爱非君”一章时,旁征博引,援古喻今,见解独到,深受明熹宗赏识,称其为“讲官第一”。朱延禧后拜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因为修两朝实录,升任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明代聊城的读书人中,朱延禧的官职最大。后因反对魏忠贤称元臣,朱延禧被罢官。著有《畸斋诗文集》。

范先生告诉记者,“晖”指阳光,“挹”意为舀取,“岱岳”即泰山,“晖挹岱岳”意为“阳光来自东岳泰山”,使人联想到泰山日出的景观,又与西面的光岳楼遥相呼应。如今东城门不存在了,不妨借用“晖挹岱岳”命名东关街牌坊。“东关街之名很多地方都有,而‘晖挹岱岳’则为聊城独有。”范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