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

从粗加工跃升终端制造 “聊城制造”弄潮内循环蓝海 2022年07月04日

本报讯 (记者 苑莘)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处于接订单、抓生产的阶段,订单包括电动推进器、消费级无人船等。”6月30日,山东产研博迈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庆祥介绍。上半年,随着扩内需政策的陆续落地,“聊城制造”在产业链的位置上从粗加工产品向大众消费级终端产品加快跃升。

今年1月,生产设备陆续到位后,博迈得公司就开始接订单。之所以受到市场的欢迎,在于该公司的无人船与高效电动推进器项目技术含量高、配套服务全,其中电动鱼鳍推进器、大功率推进器填补了国内空白;舵推一体式外挂遥控推进器填补了国际空白。项目产品可为海洋、内陆河流、湖泊、水库等多水域新能源船只、高端水上运动和无人船等提供动力、电源及配套设施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引领国内水域电气化市场。“桂林的很多游客观光竹筏,使用的就是我们的动力设施。”梁庆祥介绍,该公司生产的电动冲浪板等消费级水上运动设备受到市场欢迎,与广西、广东、海南、四川等地多个厂家达成深度合作。

博迈得公司花样繁多的终端产品是我市提升产业链取得的成效之一。我市传统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基础型、原料型、中间型产品占比较高,终端产品偏少。尤其是金属加工、化工、纺织等产业受终端产品影响较大。为此,过去几年中,我市全面梳理,并持续发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提升,加快产业链协同改造,抓好上下游配套,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短链”延长、“细链”增粗、“弱链”变强。

除博迈得公司的无人船外,“聊城制造”中的终端产品正逐渐增多,这显著提升了全市工业经济抗风险、稳就业的能力。以制造业实力较强的阳谷县为例,该县在工程刀具、大口径塑胶管材、高档铝合金门窗等行业生产了不少拳头产品,话语权逐渐增强,形成了产业优势,并成为全市唯一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山东省外贸高质量发展区”的县。

随着各级扩内需、促消费政策逐渐落实,内循环的逐渐形成,“聊城制造”不断涌现的终端产品将推动我市制造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推动这一转型,我市已结合制造业项目库,重点提高各级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鼓励企业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随着暑期的到来,国内旅游市场将逐渐升温,我们的水上产品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梁庆祥对今后的发展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