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林晨
本报通讯员 张震
一身干练的职业套装,双手叠放在身前,腰间别着一台扩音器,面带微笑……7月2日9时,在位于阳谷县定水镇坡里村的坡里暴动旧址,“90后”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王倩正在为参观者认真讲解坡里暴动的故事。
2021年8月,26岁的王倩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毕业后,放弃了城里的发展机会,怀揣建设家乡的梦想,通过选调生考试来到了定水镇坡里村,担任定水镇坡里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基层锻炼。从此,入户宣讲政策、替群众代办各项事务、整理村上的各项材料等成了她的工作日常。
在村民眼中,这位从名校毕业的选调生,长得白白净净、说话斯斯文文,但干起工作来,既干练又踏实。“小王很能干,也很有能力,我们大家都很佩服她。”说起王倩,坡里村党支部书记李云池竖起大拇指。
今年6月,为庆祝建党101周年,定水镇党委政府计划组建坡里暴动讲解员队伍,王倩主动报了名。但要快速进入良好的状态并非易事。为当好讲解员,王倩每天坚持晚上看书、记笔记,白天试讲、做总结。两个多星期后,王倩通过了考核,顺利上岗。
一个多月的讲解员经历,让王倩对红色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可能觉得讲红色故事不够‘潮’,但我现在觉得,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身为基层干部,王倩还十分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今年3月,她通过定水镇联校坡里校区,与3名家庭相对困难的学生结成了对子。紧接着,她自掏腰包为学生买了书包、作业本等学习用品,并发挥自己的学业特长,经常为学生补习功课。
6月22日,王倩再次来到困难学生张怡欣家中。“姐姐,上回你讲的学习方法很好,我用了你的方法,这次期末考试成绩排到了班级前三名。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像你一样优秀的人。”张欣怡的一番话,让王倩十分欣慰。“在村里工作,最幸福的事,就是得到村民的认可,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王倩说。
“我从小就在坡里村附近的一个村庄长大。所以,对于家乡我是很有感情的,也愿意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我认为,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干部,就应该多跟群众打交道,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不忘初心,继续努力,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王倩对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