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2022“中国品牌日”(山东)活动现场,市民在参观手工产品。 ■ 本报记者 李政哲
7月12日,鲁西化工集团实训区,学员们在练习焊接技术。 ■ 吴建正
7月12日,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分拣产品。 ■ 吴建正
■ 本报记者 岳耀军
大雨洗礼后的水城,万木葱茏,生机勃勃。7月12日下午,参加2022“中国品牌日”(山东)活动的与会嘉宾在我市进行实地观摩。
伴着和风细雨,观摩嘉宾首先来到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东阿阿胶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一直坚持“以金牌的工作质量创金牌的产品质量”理念,以振兴中医药、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坚定不移走品质、品牌之路,引领和推动了东阿阿胶从边缘化小品类产品成长为滋补养生第一品牌,成为山东省和中国中药行业的名片。
文化是品牌之魂。在中国阿胶博物馆,观摩嘉宾通过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全面了解了阿胶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探究品牌背后蕴含的文化魅力。今天的东阿阿胶以“寿人济世”为使命,坚守“厚道、地道、传承、创新”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创新加快企业转型,构建阿胶全产业链生态系统,正全力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品牌强市,创新是动力。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建设的万吨小氮肥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化工企业集团。目前,鲁西化工园区建成面积达7平方公里,走出了一条“一体化、集约化、园区化、智能化”发展之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煤、盐、氟硅和化工新材料相互关联的产品链条。
“鲁西化工自主研发了国内首套光气界面缩聚法生产工艺,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壁垒,目前每年能生产40万吨聚碳酸酯,从设计到投产申报发明专利27项。”鲁西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集团化工新材料研发成果,言语中流露出满满的自豪感。
“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这样企业将来会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与会嘉宾刘海珍深有感触地说。
产品质量如何?要用实实在在的检测数据说话。质量基础设施,可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质量体检”服务,为企业健康发展“把脉问诊”。
鲁西质检中心是我市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一环,着力打造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质量基础设施(NQI)服务高地。我市以鲁西质检中心为依托,积极构建全链条“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品牌培育等一揽子服务,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产业提质增效。
鲁西质检中心探索形成的一窗受理、一体服务、一网共享的“三个一”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NQI协同咨询服务4万多次,带来经济效益1.5亿元。
城市创造品牌,品牌反哺城市。在推进建设“六个新聊城”征程中,聊城奏响了品牌建设最强音,一个个品牌犹如熠熠生辉的宝石,散发着光芒,为聊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