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夏旭光) “临清市紧抓聊城打造黄河运河交相辉映生态文化传承示范区的政策机遇,将‘文旅兴市’纳入‘4+1’五项重点工作,把传承保护运河文化,与推进黄河国家战略有机结合,进一步彰显临清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交融的独特魅力。”7月11日,临清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维华说,刚发布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聊城将建设“两园两带”,即临清运河钞关核心展示园、临清元明大运河文卫交汇集中展示带、阳谷梯级船闸核心展示园、会通河集中展示带。
临清市成立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市领导带队,多次调研视察古城建设、文旅项目建设等现场;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调度文旅、住建、财政、综合执法等部门单位,切实形成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临清市将加快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规划功能布局,高质量做好业态培育,高品质启动运营管理,守护好古城的一砖一瓦;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抓手,加快建设一批文旅项目、打造一批3A景区、提升一批文旅要素、组织一批文旅活动,全面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广泛传播黄河文化、运河文化中的临清元素,讲好临清故事,打响临清品牌,打造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实行“专班+公司”的工作模式,成立由31个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科室具体负责人组成的工作专班,梳理明确全年13个重点文旅项目和21个全域旅游推进项目工作任务清单,每周定期更新“三张清单一张表”内容,完善周报告月点评考核办法、重点督办等工作制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运用好会商制度,集思广益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协商解决;组织住建、文旅等部门单位外出实地考察,认真学习古城保护利用、全域旅游发展等先进经验;对接国内一批文物专家、旅游项目策划专家、文创专家及临清社会各界专家,组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专家智库,充分发挥专家服务决策、集成智慧、培养人才等作用;做好中洲和桃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联合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开展调研,分三个层级推进古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积极对接中青旅、宪章堂等企业集团,进行精品旅游项目规划编制,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坚持市场化思维,充分利用国有平台文商旅公司项目资源和平台优势,申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室开发性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领域重点项目,全省文化和旅游股权投资项目等,不断完善政策研究、项目合作、定期沟通的交流协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