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许金松
7月6日,正值暑期的聊城大学校园内洒落着清凉的小雨,美景怡人。在聊城大学农学院水禽育种研究室内潜心进行实验的朱明霞,无暇欣赏窗外的美景。推进实验进度、下基层进行科技助农服务,她的这个假期排得满满当当。
山东省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专家、山东省高校专业宣讲团专家、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山东省水禽遗传改良计划专家、聊城市重大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聊城市畜牧兽医专家团成员……43岁的朱明霞是一名博士后,现为聊城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系主任,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9项,获山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和参与各级标准制定6项,发表论文70余篇,1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骨子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科技助农、乡村振兴作贡献,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朱明霞坦言。
成为一名教师,是朱明霞中学时的理想,成为一名好老师,是她踏上大学讲台那一刻立下的誓言。参加工作19年来,她一直深耕教学一线。朱明霞对待教学工作极其严谨,精心打磨每一堂课,将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课程生动有趣,教学效果突出,并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多年教学工作考核优秀。2021年,朱明霞获聊城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2年获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0年7月,朱明霞所在的畜牧学学科迎来申报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的机会。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放弃了对孩子的陪伴,一心扑在工作上。2021年1月,聊城大学畜牧学学科成功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恰逢春节,她和团队老师集中工作到腊月廿八,年后又集中投入到建设任务书的反复论证和修改中。一直到4月初,圆满完成学科任务书的论证工作之后,她才有机会好好陪陪孩子。
朱明霞从事的畜牧兽医专业在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年起,她作为聊城市重大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聊城市畜牧兽医专家团成员和聊城市科技特派员,一直服务于多家农牧企业,被聊城格瑞良种猪场、山东民生牧业和茌平光大牧业等多家企业聘为技术顾问,指导企业生产。2015年,她被省科技厅选为科技特派员,积极响应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科技扶贫政策号召,先后对冠县梁堂、清水等多个乡镇进行科技扶贫。无论严寒酷暑,只要有需要,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养殖户家里,及时解决养殖中的突发问题,被养殖户称为“贴心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学生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和水禽育种专家、科技特派员,打好种业翻身仗,聚焦水禽种业中的‘卡脖子’问题和畜牧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和助农兴农,为水禽种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是责任更是使命!”朱明霞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