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

小网格托起群众“大幸福” ——东昌府区全力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2022年07月13日

■ 本报记者 王培源

“很多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有问题都不知道怎么反映。现在有了‘红色邮箱’,就方便多了。”7月11日,东昌府区新区街道水晶城小区居民张冰冰说,她所说的“红色邮箱”,是新区街道创新收纳居民各类投诉、建议以及微心愿的新途径。

“我们将会把‘红色邮箱’的投放区域继续扩大,确保居民反映问题渠道畅通,解决迅速 。同时,扩大综治中心建设、加大网格员的专业培训,以‘小网格托起大幸福’为目标,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让居民感受到街道工作的速度、力度和温度。”新区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刚说。

今年,东昌府区以推进网格化服务治理为切入点,夯实基层基础,创新治理措施,全力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夯实基层基础

激活网格服务“红细胞”

“这是您的核酸检测采样码,以后扫这个码就行了。”7月8日,柳园街道滨河社区第十九网格网格员解鲁生正在给社区居民打印核酸检测采样码。针对老年人出示核酸检测采样码不方便的问题,解鲁生帮助社区老年人将近期使用的采样码打印出来,制作成挂牌。

东昌府区重新划分城区基础网格1504个、专属网格312个,乡镇基础网格723个、专属网格146个,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

强化科技支撑

提升网格服务“硬内核”

今日提示、公文通告、通用查询……7月7日,新区街道彩虹社区网格员赵媛媛正在手机上通过聊城政法智慧网格App查看相关内容,“通过借助智慧化平台,我们可以为群众提供精准化、智能化服务。”

东昌府区整合智慧东昌城市运营管理中心资源,建立区综治中心,搭建区—镇街—村居三级贯通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与矛盾调解中心相融合,推动矛盾在线化解,群众难题在线解决。

网格员依托网格服务终端对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等基础信息进行动态管理,通过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互通互联、信息共享,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截至目前,全区网格员通过服务终端上报事件38万余件。

优化队伍结构

增强网格服务“原动力”

“李奶奶,买的菜共花了97.5元,您看对吗?”7月12日中午,古楼街道馨苑社区第十六网格网格员籍博,将采购物品送到社区老人李红家中。

籍博是西安工程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2021年9月成为东昌府基层社会管理的一名普通网格员,对她来说,网格员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

在古楼街道望湖社区第十二网格,青岛农业大学蔬菜学硕士田术美,因其为人谦和、责任心强,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称职的社区大总管”。

东昌府区着力提升网格员队伍建设水平,从退役军人公益岗、劳务派遣、警务助理等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人员中选优配强专兼职网格员2227人,其中本科学历138人、研究生学历3人、具有社工专业资格65人。推动150名区直机关干部、98名镇(街道)干部下沉网格担任网格员,形成“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吹哨、党员报到”服务机制。组建网格服务团队423个,吸纳91名人民调解员、104名法律工作者、107名“两代表一委员”、1203名物业人员等参与网格工作。

注重高效运转

贯通网格服务“内循环”

东昌府区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平台和App服务终端,建立“前端发现报告—网上分级分流—部门限时办理—全程跟踪督办—办结回访问效”闭环运行机制。以社区网格服务站为载体,搭建社区协商议事平台,健全由网格服务站、红旗驿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参与的议事协调协商机制,实现“社区一张网,小事不出格”。

东昌府区关心关爱网格员成长,对表现优异网格员优先纳入党员发展计划,优先推荐为社区工作者。每年分批次对网格员进行业务轮训,提升网格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