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我市为获评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的冠县冠星车间主任王海燕(右三)、东阿盛世隆服饰总经理刘涛(左三),以及全国纺织行业优秀个人高唐超越纺织董事长潘义泉(中)颁奖。■ 苑莘
■ 苑莘 任云峰
7月12日9时30分,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准时召开。市工信局几位与会人员早已端坐会议室电视前,期待着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市两名纺织产业职工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另有一人被评为全国纺织行业优秀个人。
“我国已建立起全世界最完备的现代纺织制造产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和国际贸易规模居于世界首位,基本实现了纺织强国目标,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听到大会上的论述,被授予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的王海燕对自己工作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她说:“冠星纺织已经出了好几位全国纺织工业劳模,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全市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纺织工业劳模辈出的背后,是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市已建成以临清市、冠县、高唐县、茌平区及开发区为主,辐射周边区域,门类齐全的纺织服装工业体系。2021年,我市纺织服装产业155家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7.78亿元,三和纺织集团入选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名单,山东金号家纺集团获得第七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已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名牌产品5个。
纺织服装产业虽是传统产业,但我市通过实施“技改”“互联网+”等措施,正加快该产业向高端迈进。我市坚持把工业互联网作为引领全局的重大战略来推进,大力引导集群企业实施“互联网+制造”工程,积极开展“企业上云”等专项行动,坚持龙头带动,加大技改投资力度,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自动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以龙头企业三和纺织为例。三和纺织自2009年开始加大力度进行信息化建设,成立专门信息部门,并建立覆盖84个部门的主干光纤网络,十多年来陆续投入建设光纤总长超6万米。目前信息管理覆盖财务、供应、销售、仓储、生产、人力等各个模块,公司办公模式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办公方式由原来的手写单据向电脑端、手机移动端的数据传输转变,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山东暖频道服饰有限公司每年投入数百万元采购智能硬件设施,改造传统生产线,已实现羽绒服生产当天上线、当天出成品,7天快速返单,人均效率提升30%以上。正在建设中的智能工厂项目,计划采用智能共享工厂提升效率。
茌平金号家纺集团已引进智能化仓储中心,由过去人找货,变为货找人,可实现自动化包装、贴码、入库、储存、出库,系统分拣能力达13.5万单/天。
冠星集团新建30万锭高档紧密纺项目,设备全部选用自动化、智能化的国内外最先进设备,生产的高档精梳紧密纺高支棉纱主要用于高档服装面料和高端家纺产品。
……
从产业链上游的纺织、织造,到中游的印染,再到下游的终端产品服装服饰、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每个环节都在我市有分布,并具备一定优势。产业链完整的聊城纺织服装正逐步加快转型步伐。我市已整合资源,正实施纺织服装产业“链长制”,围绕既定发展目标和方向,精准招商、培育重点骨干企业,打造知名品牌,从上到下打造布局科学、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
探访夏日的临清三和纺织、冠星纺织的车间,一台台机器轰鸣,一匹匹蜡染布传出,一个个纱锭旋转……成千上万名水城职工,正用汗水织就壮丽的“锦绣”和全市纺织服装产业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