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在车间忙碌
■ 文/图 苑莘
说话大嗓门、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这是在车间里工作23年的冠星纺织车间主任王海燕给人的第一印象。她是车间里姐妹们的知心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燕姐”。
1999年,聊城贸易学校毕业的王海燕,入职冠县冠星纺织集团总公司,成为一名一线纺织工人。爱学习的她,凭借虚心、肯吃苦的品质,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岗位技术,熟悉了整个生产工序流程,并担任车间主任一职。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她的工作在不同的车间调整,却始终舍不得离开那些纺织工姐妹。
工作强度大、环境嘈杂闷热、三班倒,在一线工作过的王海燕最能体会姐妹们的苦和累。走上管理岗位后,王海燕视员工为亲人,手把手教技术、心连心克难关,用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成绩,赢得全车间几百名姐妹的信服。
2010年1月,冠星纺织的纺纱三厂因管理不善濒临停产,车间职工人心思动。王海燕被委以重任——担任纺纱三厂管理难度最大的细纱车间主任。“对企业来说,多一个少一个生产岗位可能不重要,但却关系着很多家庭的生计。”王海燕从姐妹们的想法入手,迎难而上,对症下药,快速将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在她的带动下,车间全体干部员工干劲十足,迅速稳定了生产,使这个原来管理最混乱、职工流失最严重的车间,很快成为凝聚力和战斗力最强的车间。
“因为家庭原因,女职工稳岗的难度很大。”王海燕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温暖送到每一位纺织女工身旁。每半个月,她所在的车间会组织召开一次座谈会,认真听取员工心声。只要是员工反映的问题,她都会第一时间进行调查、落实,绝不让员工带着情绪和压力工作。2017年,一位职工家庭出现变故,她积极帮其申请贫困救助金。“只有真心实意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员工才能把你当‘贴心人’。”王海燕说,不久前,她还和几位姐妹帮助同事家里收获蒜薹。“有困难互帮互助,说说笑笑就把活干了,现在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
薪酬管理分配是车间主任的重要职责之一。王海燕按照公司按劳分配的管理原则,每月公开工资分配方案,让员工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创造愉悦的工作氛围,激励广大员工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营造出工作越努力薪酬越丰厚的氛围。“我们一定要干出个样来,让大家一提到纺织女工就发自内心地赞许、认可。”王海燕说,车间姐妹收入在冠县已经达到中上游水平。
细纱落纱长、细纱三班操作员、细纱三班班长、车间主任……一路走来,王海燕用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感染和带动了一批批员工,打造了多个能拴心留人、凝聚力超强的车间。“我们集团多人拿到过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的荣誉,这是对我们冠星纺织的认可。我们将秉承这种精神,当好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为纺织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王海燕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