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一家外资企业的“开发区情结” 2022年07月19日

■ 本报记者 曹天伟

本报通讯员 赵文高


7月15日,在位于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韩国希杰冷冻食品二期(年产1.6万吨冷冻食品)项目现场,随着生产线快速运转,一包包速冻水饺、煎饺产品依次下线包装。目前,该项目已投产试运行。

韩国希杰冷冻食品二期项目总投资2.15亿元,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亩均投资强度2300万元,是开发区投资强度最高的项目,也是韩国希杰集团在开发区的第10次投资。项目主要生产冷冻水饺、韩式炸鸡以及早安包等产品,同时与Costco、永旺、永辉、大润发等全国各地的大型商超以及天猫、京东、盒马鲜生等电商平台合作,流通覆盖全国多个省市。

“在项目选址初期,韩国希杰集团中国总部考察了江苏昆山、广东江门等地,并未考虑落地聊城。”聊城希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弘烈介绍,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得知韩国希杰集团投资新项目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与企业对接,诚挚邀请韩国希杰集团中国总部到开发区实地考察,争取项目落地开发区。最终,该项目在聊城(上海)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推进会上成功签约。

“从洽谈到签约只用了40天,体现了项目建设的开发区速度。”开发区生物食品医药产业园区主任张全瑞介绍,该项目核心生产设备主要来自韩国和德国,是为项目量身定制的,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价值达600万美元。受疫情影响,设备报关速度缓慢,开发区积极协调海关部门,缩短报关时间及设备静置时间,保证了设备按时入厂安装。

为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开发区还建立“企业吹哨、专班报到”机制,由生物食品医药产业园区派出“项目管家”,为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30多个,确保了项目快速推进。从2021年7月30日开工建设,到2022年7月8日投产试运行,不到一年,该项目就完成了3000万美元的投资建设任务。

“去年同期,韩国希杰集团在日本、韩国都投资了新项目,目前这些项目的建设都还处于初期阶段,进展缓慢。”在林弘烈看来,项目建设的快速度,是开发区优质高效投资环境的最好印证。

正是受益于开发区良好的发展环境,韩国希杰集团对这里“情有独钟”,由此促成了在开发区的“十连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预制菜消费市场火热,韩国希杰集团“必品阁”便利食品品牌在我国消费市场迎来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今年3月,受疫情影响,山东至上海的物流受阻。开发区迅速反应,协调将希杰产品从苏州转运进入上海,在为上海市“保供应”的同时,促进了企业业务发展。今年上半年,聊城希杰食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45%。随着新项目建成,预计年可实现产值4亿元,税收1700万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


编 后


好的营商环境对市场主体来说,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从一定程度上讲,营商环境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展示的是党委政府的服务效能。在引进韩国希杰冷冻食品二期项目的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开发区招商人员敏锐的嗅觉,还体现了开发区党工委的严实作风。

优化营商环境,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要落到实处,让企业和群众切身感受到营商环境真优化、真方便、真有变化。检验标尺就是衡量政府部门的作风是否转变。作风转变的前提是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

服务搞好了,消除沟沟坎坎,办事干事就会让人顺心顺意。所以,我们要变“被动找上门”为“主动送上门”,常态化走进企业车间、深入项目现场,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和指导。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优化营商环境,没有谁是“局外人”。我们期待更多的县市区像开发区一样,进一步破解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难点,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吸引更多项目、企业、资本落户,努力把聊城打造成要素集聚磁场、企业成长沃土、投资兴业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