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捉知了狗 2022年07月19日

■ 董国宾

蝉,乡间的音乐大师,晴热的天气会扯着嗓子齐声高歌。有趣的是,蝉的故事不止于此,在它脱皮蜕变之前,乡间还涓涓细流般流淌着人尽皆知的趣事。

蜕皮之前的蝉,迥然是另一种模样。急速飞行的透明薄翅还未长成,只能拙笨地缓缓爬行。从外形上看,状如一只只拇指大小的憨憨的“小狗”,家乡人直观地呼之“知了狗”。与唤作“知了”的飞蝉,动作上简直是两重天地了,故而常被小顽童轻易捉了去。拿回家洗净浸盐,放入油锅烹了,一道高蛋白的乡下美食随手即成。广袤的乡村,知了狗一年年繁衍生息,也一年年闪动着捉知了狗的乡间趣事。

回到赤脚到处跑的年龄,每一个酷热的夏天,我都会打心底惦记知了狗。那时捉知了狗,俨然一件紧穿在身上的小背衫,脱下来便顿觉了无生趣。倘若捉到知了狗,心里着实像喝了几罐蜜,确是快慰无比的事儿。

傍晚,夜影还未完全笼罩村庄,知了狗开始从泥土中往外钻。爬出来之前,洞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我看上一眼便晓得知了狗要出洞,于是跨步走上前去,用细细的手指轻轻一捅,知了狗顺势就爬上来。这真是一个喜上眉梢的时刻,我随身携带的玻璃瓶内,便有了第一个知了狗。依我的经验,这个知了狗洞旁,还会有另一个知了狗的洞。我拿了小铁铲,一点点在附近起土,几铲子下去,仍未发现目标。我会充满期待地在周圈继续铲起一层层薄土,果不其然,意料之中的收获终于出现了,又一个知了狗装进了静候佳音的瓶子内。

天黑透了,村庄走来一群小朋友,他们都是来小树林捉知了狗的。这里两个,那里三个,小朋友分散开来,一个个按亮手电筒,在树上树下四处搜寻。有知了狗爬上树干,隐约看见一个凸起的小黑影,伸手摸一下,准是奋力向上爬的知了狗。捉知了狗不独是没长大的小童,几个吵吵嚷嚷的大人,也来到小树林。他们年长经验多,知道哪个方向的知了狗会多些。小孩子当中总有两个小机灵鬼,他们揣摩透了大人的走向,慌里慌张抢在大人之前,率先抢得先机,总能多捉一些知了狗。我常常是跑得最快的那个小孩子,小瓶子盛入的知了狗,一看就比别人的多。对于年幼的我来说,这是最开怀的事了。

捉知了狗的人稀少了,时间也到了夜声静寂的时刻,但仍有三两个人兴犹未尽。他们一个个手拿手电筒和长杆,把爬到树上的知了狗打下来。也总在这个时候,我捉到的知了狗,将玻璃瓶装得满满当当。

在我的记忆中,乡下的知了狗那时多得像天上的群星。水边的树上,成片的树林里,老屋前后墙边绿草丛中,都有知了狗缓缓爬行。我无尽的童趣和一盘盘知了狗的酥香美味,也收藏在那浓稠的岁月之中了。

蝉声,叫醒了四季分明的季节,也把我的人生分成了一段又一段不同的时光。眼下,我总觉得少了几分夏日的感觉和情怀,盘中知了狗的酥酥香香,也被声声入耳的不一样的蝉鸣淡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