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林金彦) 7月14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对《聊城市“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聊城市“十四五”森林草地火灾防治规划》以及《聊城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进行了解读。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构建“一核、五星、多点”的城市空间结构、打造“三区两带”农业农村发展布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调研员梁利美介绍,我市去年9月成立工作专班,形成了《聊城市“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初稿,并广泛征求意见,今年3月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正式印发。“十四五”时期,我市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国土空间格局得到优化、耕地保护能力不断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持续向好、资源要素实现高效利用、土地综合整治全面加强、自然资源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梁利美介绍,我市着力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围绕“不断完善规划编制体系与规划编制”,提出加快编制审批“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做好详细规划管理、完成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围绕“深入实施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战略”,提出构建“一核、五星、多点”的城市空间结构、提升中心城区空间品质、打造“三区两带”农业农村发展布局、优化全市交通格局。围绕“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完善沿黄生态防护林体系、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围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出科学编制和实施村庄规划。围绕“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提出严格用途管制运行,不断提升用途管制能力。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朝庆介绍,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组织编制了《聊城市“十四五”森林草地火灾防治规划》。按照规划,我市将建设较为完善的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预警响应规范化、火源管理法治化、火灾扑救科学化、队伍建设专业化、装备建设机械化、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力灭火和机械化灭火、风力灭火和以水灭火、传统防火和科学防火有机结合,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基本形成,森林火灾防控能力显著提高,实现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0.9‰以内。
市林业发展中心主任郭喜军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林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18年,我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到2025年,全市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提升,森林覆盖率完成省分解任务,森林蓄积量达到1000万立方米;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步提高,全市湿地保护率保持在60%以上;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全市经济林面积稳定在50万亩,产量保持在60万吨以上,林木种苗花卉育苗面积稳定在8万亩,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155亿元;基础保障能力日臻完善,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3‰以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