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栗子春
几场大小的雨过后,路边绿化带里密密层层的绿植都抖擞着精神,长在它们下面的小构树,前些天还恹恹欲睡的,如今参差披拂,交相错杂,层层叠叠,密密匝匝,大叶子绿油油的,好像不几天就长了一尺多高,它们都是长在密密的高树底下的啊。那几棵早年栽植的大构树,也格外茂盛,叶片间几只猩红的果子点缀着,十分醒目,虽然还不多,但那灼灼的红色,已经特别招人爱怜。
认识构树,还是在四年前,我漫步到校园东北角叫“小山大”的小土山,突然发现泼泼辣辣长着一棵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树冠刚刚超过我的高度,就像撑起的一把绿伞,这把绿伞就撑在挺拔的杨树底下。杨树是新校初建时特意栽上的,靠墙一排,整整齐齐,直直地向上生长,而眼前这棵陌生的树,歪歪扭扭斜生着,似乎有些另类。是飞翔的鸟把它的种子掉落到这里的吧,或是如蒲公英的种子乘着它独有的小降落伞从什么地方飘过来的?这真是一种神奇的生命,种子飘落,自然生长,还长得这样蓬蓬勃勃,虽然看起来这树也长不成什么梁啊檩啊的材料,但就它顽强的生命力已经足够让人尊重,我心生好奇,拿手机问问“识万物”,显示这种树有个特别的名字——构树。构树别名楮,也叫穀,落叶乔木,适应性特强。这时候,有人恰好打电话过来,就没有再往下看,关于构树就停留在了初步的认知。
构树再次引起我的注意是去高唐参观李苦禅艺术馆,在艺术馆的东侧又一次发现了它的踪影。那棵树比校园里的那棵高多了,身子依旧是弯曲的,斜着身子长在那里,树龄有几十年了吧,爱人好奇地问我:“这是棵什么树啊?还是第一次见。”我蛮自豪地向爱人显摆说:“这是构树,学校小土山上就有一棵,挺小,我也没想到构树还可以长得这么高大。”从高唐回来的第二天,自家属院走着去学校,竟然鬼使神差般发现路边的绿化带里就长着几棵构树,它们杂植在高高低低的树中间,歪着身子,这么多年了,我从它们身边过去过来,竟然熟视无睹!
从此这绿化带里的构树就走进了我的视野,它的一举一动引起了我的注意。四季轮回,我看着枝条冒出新绿,我瞧着叶子片片展开,我观察着冒出来的毛毛虫似的花序,我欣赏着那红艳艳的垂垂果实;秋天,它的叶子也同别的树一样泛黄,随着风一片片飘落;飞雪来了,构树的枝条也和其它树一起在严寒中锻炼着筋骨。
我注意到先前那几棵构树附近逐渐长出来密密丛丛的小构树,小构树高高低低参差错落,慢慢遮住了大树下面裸露的土地。本来,丛生的杂树就栽得十分拥挤,榆树、洋槐、杨树、塔松,乱乱地束着树冠收着身子向上挺直地生长,丛林之中,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能把自己的头探出去,对每棵树来说都是努力争取的。乡下俗语,能在人下做人,不在树下做树,而构树恰恰颠覆了我的认知,新长出的大片的构树就在茂密的树阴里蓬勃着自己的生命。
前几天回老家,在堂屋和厢房之间的夹道里,我竟然也看到一棵构树,它已经长到一米多高,我嫌它长得不是地方,用手轻轻拔它,没费多大力气,就把它拔了下来,它的根系并不深,但侧根很多。我把它拔掉了,可它又一次吊起来我进一步了解它的胃口,我在百度上查查,才知道它竟然有如此多的功用:
构树在中国的温带、热带均有分布、不论平原、丘陵或山地都能生长。具有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易繁殖、热量高、轮伐期短的特点。构树全身都是宝,其叶是很好的猪饲料,其韧皮纤维是造纸的高级原料,其果实、叶子、根皮、汁液有很高的药物价值。子: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肾虚目昏、阳痿、水肿。叶:清热,凉血,利湿,杀虫,用于鼻衄、肠炎、痢疾。皮:利尿消肿,祛风湿,用于水肿,筋骨酸痛,外用治神经性皮炎及癣症。液:利水消肿解毒,治水肿癣疾,治狗、蛇、虫、蜂、蝎蛰咬。
我真是对它刮目相看了!看着已经拔下来的那棵小构树,我心里有些可怜它,但又转念一想,两房间的夹道那么窄,它又长这么快,它长起来,风一吹,树干会磨蹭我的房檐,庞大的树冠罩在房顶上,对房顶也不好。
构树并不挺拔,也并不名贵,可构树全身都是宝,长在小土山上可以肆意生根,长在李苦禅纪念馆旁成了一道风景,长在了不该长的地方就被拔掉了,构树,你是来启示我思考人生的么?
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精彩自己的生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树犹人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宰予上课睡大觉,孔子“恶狠狠”地挖苦他,知道这个故事的人不少,宰予似乎一直是学生中的反面典型。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宰予却是孔门十哲之一。看起来,对于上课好睡觉的宰予孔老夫子并没有放弃他。
朋友的孩子文化课不是很好,问我意见,我顺便就把我对构树的认识说给他,每个人有不同于他人的特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做最好的自己就行。
素质教育提了好多年了,但真正落实起来很难,总是用一个标准标学生,用一个模子培养学生。不可以当栋梁,不可以当檩条,甚至当椽子也不是材料,但或许它的叶子可以喂猪,它的子、叶、皮、液都可以治病呢?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想起来早年看过李开复的两本书的名字,一本是《做最好的自己》,一本是《世界因你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