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一生为民鞠躬尽瘁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读《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2024年11月06日

■ 林焕煜

前段时间我在图书馆借阅了一本《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读后,不禁想起孔繁森同志生前说过的话语:“我孔繁森今日进藏,既没带财产,也没带金钱,却有一颗赤诚的心,一团炽热的情,一腔火热的爱,我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和行动,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每个藏胞的心中,证明我们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公仆。”“为国为民滴尽最后一滴血,让别人洒下诚实的泪珠,数一数,那就是人生价值的珍珠,为神圣使命而牺牲,无论在哪里都值得。”“为了人民,为了党,上刀山入火海自己也在所不惜、心甘情愿。”从孔繁森同志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颗拳拳赤子之心,一颗报效祖国、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虽说孔繁森离开我们已经有三十年,但是他的精神长存,我们并没有忘记他,他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党的好干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国人的人物之一,他和雷锋、焦裕禄齐名,他的精神一直不断激励和鼓舞我们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奋斗。

孔繁森,一直践行着这份初心和使命。孔繁森同志一生两次进驻西藏,那里海拔高,人烟稀少,高原反应往往让人身体不适,条件极为艰苦,但这些都没有让孔繁森退却。在西藏,孔繁森看望老师和学生、给生病的老人送药、收养孤儿;面对雪灾,他亲赴灾区,带领群众救灾;他经常开展调查研究,带领群众寻求脱贫致富的道路,他深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极为重视当地的教育事业。可以说,孔繁森同志时刻把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孔繁森同志始终没有一句抱怨,更没有向上级申请工作调动,我们应当学习孔繁森精神,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我们学习孔繁森精神,不仅要学习他艰苦奋斗的精神,还要学习他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精神。孔繁森同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从来没有利用他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他严于律己,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这才是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本色。生活中,他经常吃白饭配泡菜,有时出差就用风干的牛羊肉应付一餐,渴了就喝雪水,衣服大多都打着补丁,连一块香皂都舍不得买,工资大部分都用于帮助贫困百姓。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诗人艾青写过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孔繁森精神显示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那些“落马”干部难道不感到汗颜、羞愧,不应当认真地反省、自责吗?

有时候想想,上天对待孔繁森真的很不公平,为什么让这么好的一个党员干部过早离开我们?孔繁森同志因为一次意外而失去生命,他才50岁啊!这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阶段。虽说孔繁森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还有千千万万个“孔繁森”,这是时代的需求,是百姓的呼唤。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如何在这场赶考应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我们要秉承孔繁森精神,坚守初心本色,牢记使命担当,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孔繁森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也不会褪色,它是一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我们学习孔繁森,就要学习他那种艰苦奋斗、为民服务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爱国情怀。

最后,我想用一副孔繁森同志葬礼上的挽联作为文章结尾,“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我们要传承孔繁森精神所蕴含的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新征程的旅途上,奏响一曲声音高亢、荡气回肠的凯旋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