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江平波) 3月31日至4月3日,市政协主席、市装备制造产业链链长曾晓黎带队赴上海开展装备制造产业链合作推介活动,深化两地产业协同,助力聊城高质量发展。
4月2日,2025聊城(上海)装备制造产业链合作推介会在沪举行,曾晓黎出席会议并致辞。曾晓黎指出,聊城立足新发展格局,正加速打造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深度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济青都市圈协同融合发展,叠加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政策红利,已形成高端轴承、智能农机装备等产业集群,鲁西国际陆港、济郑高铁贯通东西,高效连接长三角与京津冀,推行“一链一策”精准服务,提供土地、金融、人才全要素保障。沪聊两地产业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真诚邀请各位嘉宾走进聊城、了解聊城,对接洽谈、寻求合作。聊城将全力为大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活动现场,沪聊两地30余家企业就技术合作、产能协同等展开对接,现场签署低空经济产业战略合作、游艇通导设备设计开发等4项协议。
活动期间,曾晓黎参观了中国(上海)第二十八届国际船艇及其技术设备展览会,深入了解智能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技术趋势,并与多家参展企业探讨聊城在船舶配套装备、水上新能源技术应用的合作潜力;实地考察了上海浦东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峰飞航空科技(昆山)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就高端电缆材料研发、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零部件制造、技术合作等深入对接合作需求,希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探寻合作机会,努力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