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信发集团:借智发力 向绿而行 2025年04月08日

本报讯 (记者 白文斌) 4月5日,在信发集团热电厂集控室智慧平台的大屏上,各厂区的排放数据实时更新。这套系统能够实现对全产业链碳排放的精细管理,实现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我们有分厂45家,生产线93条。截至目前,碳排放量盈余636万吨。”信发集团副总经理张怀涛介绍,该集团坚持绿色转型,以技术升级、数字管控推动全过程降碳,传统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探索出发展新路径。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国内的碳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完善。企业在规定排放额度之内的盈余,都可以在碳排放市场交易,获取收益,激励企业减碳绿色发展。在这个背景下,信发集团开始深耕碳排放控制和管理的智能平台建设。该集团碳资产管理中心负责人纪华说:“智能平台能起到指导生产调配的作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然而,由于信发集团体量庞大,要量身定制一个覆盖化工、发电、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的综合性平台,即使请来了行业内有经验的技术公司,实现起来也并不容易。

“我们需要将每一个参数进行分解,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山东罗克佳华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赵庆强介绍,为获取更精确的数据,信发集团对各类设备实施智能化升级,并同步进行低碳节能改造,投入15亿元资金,进行成百上千次试验,最终完成了8000多项技改创新,获得超过500项的核心专利。信发集团工程师张玉雷告诉记者:“我们需要把握投入和产出、能耗和效率的黄金分割点,依托专利技术,进行全产业链的降碳工作。”

为了确保企业采集上传的碳排放数据可靠真实,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还主动靠上服务,有效监管的同时,提供各类培训指导。“针对信发集团智慧双碳平台,我们对压力、流量、电能、称重等300余台计量器具进行周期鉴定,提升工作效率。”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主任科员王兴运表示。

为了进一步减碳,现在信发集团还大力布局“绿电”产业,投资建设超百亿元的光伏和风电项目,未来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50万吨,按现在的价格计算,相当于新增资产超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