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清明寄托哀思 童心传承传统 ——我市中小学校开展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掠影 2025年04月08日

■ 刘德策

清明时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在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同时,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从童谣祭英烈到红色寻访,从校园内的祭扫仪式到社区的文明祭扫宣传,再到幼儿园里传承传统习俗、开展青团制作活动,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清明节活动,犹如春风化雨,将爱国主义情怀与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孩子的心田。

缅怀先烈

“以青春之名,继承先烈遗志,严守纪律,拼搏进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4月3日,在冠县革命烈士陵园,冠县一中团员代表重温入团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陵园上空久久回荡,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当天,冠县一中组织师生代表60余人前往冠县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党建带团建清明祭英烈教育活动。在高耸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师生整齐列队,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并行默哀礼。学生代表手捧鲜花绕行纪念碑一周,将朵朵白花轻轻摆放在碑座前,寄托无尽哀思。

仪式结束后,师生们有序参观了革命历史纪念馆,详细了解冠县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让在场的每一位师生都深受教育和感动。

“思念跨山河,山河皆不忘。正是革命先辈的无畏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全市各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寄托情感。其中,高唐县第一实验小学、固河镇中心小学等学校通过给英烈写信、讲述革命先辈感人至深的故事、诵读红色经典、巧手做手工等活动,让学生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珍惜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传承红色基因

“同学们,这里是先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4月1日,在茌平区烈士陵园,茌平区振兴街道中学党总支书记韩士义正在鼓励师生。该校党团队一体化教育引领红色基因传承,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师生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学校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同学们通过网络平台,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书写感言寄语,以跨越时空的方式表达对英烈们的缅怀和追思。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同学们登上演讲台,声情并茂地讲述徐宝珊、李玉、刘荣春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将革命先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让现场师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精神洗礼。

4月2日,东昌府区河东小学组织师生代表前往烈士陵园,开展“清明追思英烈志,薪火相传勇担当”主题活动,通过庄严的仪式与生动的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第一次听到这些故事,心里特别感动。”一名学生在参观后说。

童心绘春光

4月1日,在聊城七中附属幼儿园,“二十四节气之清明”主题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孩子们通过绘彩蛋、诵古诗、做青团等趣味活动,深入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在彩蛋绘制区,孩子们用五彩的画笔在鸡蛋上画出春天的花朵、飞翔的小鸟,还有他们心中的英雄。每一颗彩蛋都承载着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古诗诵读环节,孩子们稚嫩的童声吟诵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朗朗上口的诗句中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开发区实验幼儿园的油菜花风车制作活动,则是一次创意与传统的完美融合。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彩色卡纸剪出风车的叶片,再用油菜花装饰风车的中心。当风车在春风中呼呼转动,油菜花轻轻颤动时,宛如一群金色的小精灵在翩翩起舞。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这一刻,他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氛围,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更在心中播下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