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月10日

■ 孙明明

2024年11月5日,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新兴领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具有创新性强、发展速度快、业态复杂等特点,这使得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扩大党组织覆盖。新兴领域企业通常规模较小且分布零散,因此需采用灵活多变的党组织设置方式。对于规模较大、党员数量符合标准的企业,应当独立组建党组织,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党建工作,并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对于规模较小、党员数量有限的企业,则可根据地理位置相近、行业属性相似及便于管理的原则,联合组建党组织,以此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还应当通过定期走访、深入调研、全面排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党组织覆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于党员流动性较高的企业和组织,必须强化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和管理工作,确保每一位党员,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都能始终置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与监督之下,从而织密党组织的覆盖网络,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提升党员队伍素质能力。在数字化时代浪潮中,我们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精心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党员教育平台。要针对新兴领域党员的特点和实际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党员教育计划,着重培养党员积极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市场意识、优质的服务意识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基本制度,规范党员的组织生活,让党员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与使命,增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通过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推动党建与新兴领域深度融合,增强党组织效能。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新兴领域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构建并完善党组织参与决策的高效机制,确保党组织在新兴领域发展战略的制定、重大事项的决策、重要人事的任免等关键环节拥有话语权和决策权,从而引领新兴领域的正确发展方向。可通过选派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党建指导员,建立党组织与新兴领域管理层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等多元化方式,加强双方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党组织的主张和意图能够得到管理层的充分理解、认可和有力支持,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党组织要紧密围绕新兴领域的发展目标,精心策划并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党建活动,充分凝聚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新兴领域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兴领域发展的同频共振、互促共赢,共同开创新兴领域发展的新局面。

强化保障体系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要加大对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专项党建经费,并确保这些经费能够足额用于党组织的活动开展、阵地建设等各项工作,为党建工作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要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氛围,激发党建工作的活力和创新力。要注重从优秀党员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企业管理和社会组织运作的复合型人才担任党务工作者,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经验交流、考察学习等活动,不断提升他们的党务工作水平和综合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