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宏磊) 4月8日,记者从高新区了解到,该区创新实施“预防—治理—巩固”全链条闭环体系,近两年累计为农民工追回欠薪2856万元,欠薪案件数量年均下降26%,切实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构建线索追踪机制,抓早抓小抓预防。建立三级倒查机制,以信访件、欠薪线索、市民热线为“问题探头”,建立“接诉即查、一案双查、溯源彻查”三级倒查机制,推动欠薪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设立“线索清零”专班,实行“一线索一台账、一项目一档案”动态管理,对在建项目开展“穿透式”检查,累计倒查在建项目112个,约谈企业负责人39人次。完善“双轨三联动”机制,创新“线索溯源+责任倒追”双轨机制,对重大欠薪案件实行“工资追偿+违法追责”同步推进,倒逼总包单位落实工资支付主体责任。建立“行业主管+属地网格+劳动监察”三方联动机制,通过线索倒查发现并整改工资专户异常拨付问题16起,形成“接诉即应、查改并举、惩防并重”的源头治理闭环。
构建联动监管机制,筑牢制度防火墙。创新建立“开工面谈+过程严管+资金锁控”三位一体监管体系,从源头阻断欠薪风险传导。项目开工前实施“三个一”面谈机制(一次政策宣讲、一份法律告知书、一份责任承诺书),新开工项目面谈覆盖率达100%。持续开展建筑市场“实名制管理专项行动”,现场检查实名制硬件配备、用工实名制登记、劳动用工合同签订、农民工实名制考勤、现场管理人员到岗履职、工资专用账户制度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情况,同时通过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比对考勤数据、专户流水等信息,精准识别违规发放工资、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等违规行为。
构建综合治理机制,用好打击组合拳。建立“违法行为—欠薪风险”双轨联查机制,将根治欠薪与建筑市场整治深度捆绑,形成“查工资必查违法行为、治欠薪必究市场乱象”的治理格局。住建、人社、执法三部门组建“护薪尖刀班”,对转包、违法分包项目实行“一案多查”,既追究市场违法行为又彻查欠薪隐患,对存在“三包一靠”行为的企业实施“三个一律”(一律限制市场准入、一律冻结招投标资格、一律取消评优评先)。2024年针对违法发包、转包、分包等行为立案查处6件,下达《行政处罚告知书》4份,累计罚款144.675万元,并将不良信息登录到“信用中国”以限制违规企业的市场行为,形成“打击一类违法、震慑整个行业、净化一片市场”的治理效应。
构建常治长效机制,打响根治攻坚战。抓实“全周期”源头治理,以“零容忍”态度推进根治欠薪深化行动,聚焦“防反弹、抓长效、促根治”目标,建立“查、惩、管、控”一体化治理机制。实施新建项目“开工必查”行动,对施工许可、资金担保、工资专户等核心要件开展前置审查。强化“无死角”动态监管,组建常态化巡查队伍,每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重点核查转包挂靠、虚假考勤、专户空转等顽疾,确保在建项目年度检查全覆盖。健全“长牙齿”信用惩戒,完善“红黑榜”动态发布制度,对欠薪企业实行“一票否决”,联动质监、安监、招投标等部门实施限制、投标禁入等惩戒措施,推动“一处违法、处处受限”。通过“高压打击形成震慑、常态监管巩固成效、制度创新筑牢根基”的闭环治理,形成“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根治欠薪格局,努力打造“无欠薪城区”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