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西瓜熟了 日子甜了 2025年04月14日

■ 本报记者 唐晟楠 王加佳 田亚坤

本报通讯员 李冉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4月9日,高新区许营镇的早春大棚头茬西瓜陆续成熟上市,瓜农们迎来了新一年的“甜蜜丰收季”。

走进许营镇的西瓜种植基地,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的西瓜种植历史超过200年,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精湛的种植技术,“许营西瓜”早已声名远扬。得益于先进的技术和精心的培育,今年的西瓜不仅产量高,品质更是上乘。

瓜农杜珊珊介绍,今年,她的一座瓜棚预计能收6000斤西瓜。因为是头茬瓜,市场价每斤超过6元,供不应求。

杜珊珊是资深西瓜种植户。近几年,随着西瓜品种和种植技术的更新换代,她的大棚用上了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电动控温,精准滴灌。同时,杜珊珊不断在西瓜口感上下工夫,经过几年的尝试,终于找到了“妙方”。“我们把大豆煮熟并发酵后,埋在西瓜秧根部做底肥,不仅能长时间为西瓜提供养分,瓜的甜度还能增20%。”杜珊珊说。

技术创新,不仅使得头茬瓜提前一个月上市,而且口感更加香甜,深受消费者喜爱。为满足市场供应需求,当地政府投资100余万元建设西瓜分拣中心,将西瓜按不同品类分装打包,确保订单如期交付。

许营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站长王天兵向记者介绍,目前,西瓜分拣中心每天可分拣西瓜3000余斤,带动周边群众20余人就业。通过标准化分拣流程,目前,高品质西瓜市场售价较以往上涨30%,进一步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许营镇用一颗小西瓜撬动了大产业,通过现代温室大棚轮番种植,实现了全年供应,不仅让瓜农们鼓起了腰包,也延伸了西瓜加工产业链,开发出西瓜酱、西瓜蜂蜜等系列“许营好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我们持续做好‘西瓜文章’,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今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了200多个西瓜新品种,进行试种,优选出更适宜许营土质生长的瓜种。”高新区许营镇副镇长方浩说,“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西瓜品质,延伸产业链,通过推动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西瓜产业带动乡村旅游,让更多人了解许营、爱上许营,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