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白文斌) 4月14日,在冠县仁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智能化控制室内,数字大屏实时展示着生产线上水电气用量、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变化,各项生产数据变动让管理者一目了然。该公司技术副总李云虎介绍,企业累计投入3800万元,打造集成能源管理、ERP系统、安全监控、条码系统、OA办公等多个信息化系统,构建起统一综合智慧管理平台,提升运营效率。
同样将目光瞄向数字化转型的还有新瑞集团。该集团正在部署新的MES系统,目前已实现车间的原料采购过磅,自动分仓,生产过程中化验数据、能耗数据的自动采集及分析功能。通过MES系统的数据应用,车间工人减少30%,生产效率却提升20%,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企业“敢转”“会转”的背后,是冠县构建的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冠县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向导”的理念,积极引导企业向数字化加速转型。作为聊城市唯一一家综合型节点,冠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上接国家顶级节点,向下为企业节点及工业要素提供标识赋码相关数据服务,为重点企业供应链全流程管理、追踪溯源等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发挥着重要枢纽作用。“作为工业互联网的神经中枢,冠县二级节点公共服务平台融合基于标识解析的多类工业应用,覆盖工业设备、产品、流程、追溯等多种业务板块。”华冠资产运营有限公司运营服务总监胡均胜介绍。
在数字赋能打造产业“智慧大脑”的过程中,冠县坚持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县财政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智能化改造企业给予奖补,并依托“工业监测平台+大数据中心”,分行业打造示范场景,计划打造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场景10个以上。同时,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利用工业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截至目前,冠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共接入企业427家,标识注册量83.59亿,标识解析量119.9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