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白文斌) “这条新生产线工艺全程密闭化操作,不产生副产硫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如今,企业不溶性硫磺年总产能达8万吨,产值超6亿元,利润达8000万元。”4月15日,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不溶性硫磺车间主任刘庆振介绍,该公司年产4万吨不溶性硫磺生产线达产。这条生产线采用连续法生产工艺,能够将不溶性硫磺生产周期缩短80%,产品纯度提高至98%。
不溶性硫磺是橡胶硫化过程中的主要助剂,也是阳谷华泰的主营产品,但此前一直采用间歇法生产工艺,产品收率不高。“间歇法工艺是分批次生产,每投2吨硫磺只能产出1吨产品,另外1吨是副产硫磺,只能低价处理,环保压力也大。国外比较先进的是连续法工艺,绿色低耗能品质好,我们一直想实现连续法工艺国产化。”阳谷华泰不溶性硫磺课题组长王维民说。
从间歇法到连续法,需要硫磺在聚合、急冷、萃取等多个环节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衔接,涉及高分子化学、机械自动化等多个领域。企业研发团队耗时3年,做了上千次实验,却始终解决不了产品结块、设备堵塞等问题。阳谷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冀永申告诉记者:“针对企业综合性研发需求,我们帮助企业建立‘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联合山东大学等高校成立攻关组,绕开国外专利障碍,为企业争取近600万元奖补资金,让连续法工艺迅速产业化。”
掌握了核心技术,阳谷华泰迅速上马连续法生产线,不仅实现了硫磺100%转化,还节省了20%的生产成本。然而,这种喜悦没持续多久,首批产品却遭到了客户退货。阳谷华泰技术部部长张朋龙说:“硫磺没有分散好,在跟橡胶的混炼分散过程中分散性不足,就有硫磺聚集现象,应用到轮胎里就会出现崩花、掉块等问题。”
阳谷华泰不断调整助剂配比,改进产品工艺,开展硫磺分散级别实时动态监测,将连续法不溶性硫磺的分散性提升至98%。升级后的新产品也为企业打开了米其林、普利司通等高端市场。2024年,阳谷华泰实现营业收入34.31亿元,国际市场占有率跃升至第二位。“以自主研发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导向,聚焦橡胶助剂细分领域和橡胶产业链关键环节,深耕精细化工领域,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成为橡胶助剂行业最绿色、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贺玉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