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

审批有速度 服务有温度 ——莘县惠民利企窗口见闻 2025年04月17日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张宇静

“过去办业务要跑五六个窗口,现在一个窗口就搞定了!”4月14日,在莘县政务服务大厅,刚完成餐饮店审批手续的李先生对改革后的办事效率赞不绝口。这是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改革后,群众获得感提升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聚焦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通过流程再造、数字赋能、服务前移等,实现审批服务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优服务,切实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流程再造:从“多头跑”到“一窗办”

针对以往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的问题,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通过整合多个审批事项,设立4个综合受理窗口,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交一套材料、只跑一次路”。

以项目涉水审批为例,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整合取水许可、水土保持、防洪影响评价等事项,包括一项目多事项和多项目一事项等情形,实行“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次评审、联合踏勘、并联审批、一次办结”的审批模式,审批流程减少40%以上,用时压缩30%以上,企业成本降低30%。

数字赋能:从“线下跑”到“线上办”

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依托“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平台,将原先分散在多部门的审批事项,以“一件事”的视角全部归集到平台办理,强化“鲁通码”、电子证照等多渠道数据共享应用,实现以智能化手段辅助申请人填报,推动“一件事”申请表单多表合一、线上一网申请、材料一次提交。增设智能导服热线,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嵌入高频办“一件事”信息数据,为企业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无间断服务,实现咨询内容标准化、专业化答复。研发上线“商事助手”“图表员+”辅助申报系统,扫码定制办事流程时间图,一键生成标准化材料模板,企业群众一看就懂、一填就会。

服务延伸:从“坐窗等”到“主动帮”

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组建“帮办代办”队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为重点项目、特殊群体提供“保姆式”服务。建立“1+N”项目服务机制,为每个重点工程配备专属“项目管家”,提供全流程跟踪服务。设立帮办代办服务专区,制定258项帮办代办事项清单,目前已通过上门、电话、微信等方式主动对接重点企业、项目200余次,帮助80个重点企业和建设项目解决问题65个,线下累计服务群众1.3万余次,线上累计服务1.5万余次。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高效办成一件事”新路径,让审批服务既有力度更显温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