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幸福养老有温度 ——走进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长寿医养中心 2025年04月18日

■ 鞠圣娇

“跟老人们在一起,要付出耐心和细心,也会收获老人们对我们的关心。”4月15日一早,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长寿医养中心护士长王琳媛像往常一样开启了一天的工作。照顾这些失能、半失能老人,在他人看来或许是件麻烦事,但她和同事们乐在其中。

长寿医养中心自去年5月开始试运行,虽然成立不足一年,但依托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这棵“大树”所提供的专业资源,既能为入住老人安享晚年生活提供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又能提供健康保障。作为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医养中心致力于为高龄、失能及多种慢病共存的老人提供专业、细致的“医·康·护·养”一体化服务,实行无陪护管理,老年病相关专业的医师、护士和护工组成陪护团队,入住老人可享受“大病不出院、小病不离床”及时便捷的医疗服务,小问题查房医生当即解决,大问题可第一时间转诊到相应科室进行治疗调养,实现医疗与养老无缝衔接。

如今,到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选择,那么一家优秀的医养结合机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发生在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的真实故事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去年7月,两位入住的老人在中心设置的“创作乐园”留下了两首打油诗,吸引过往老人拍手叫好。其中一首为《颂护士》,“护士队伍真可爱,说出话来叫人爱。不怕脏来不怕烦,老人个个都喜欢。护士队伍不平凡,照顾老人女儿般。”这首诗表达了老人对护士队伍发自内心的感谢,从侧面反映了医护人员的认真负责。

80多岁的赵美兰(化名)是去年8月入住长寿医养中心的。入住前,她因脑卒中曾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家人因担心照料不好,将她送到长寿医养中心接受专业治疗。刚来时,赵美兰半身瘫痪,只能卧床,靠鼻饲管维持营养,医院神经内科便联合康复医学科、老年医学科、长寿医养中心的医生们一起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康复方案。入住后,神经内科医师经常到长寿医养中心查房,老年医学科医师每天根据她的身体情况调整用药,康复治疗师则为其制定了康复训练计划,艺术疗愈中心的音乐治疗师们通过轻松、悠扬的音乐舒缓其心情,护理团队定期为其翻身、拍背,营养餐厅根据她的情况和口味偏好准备合适的食物,护理团队总是一边喂饭一边鼓励她。

在大家的努力下,赵美兰身体逐渐恢复,瘫痪的肢体也有了明显好转,可以借助辅助工具自己吃饭、慢慢行走,她的情绪逐渐开朗,也会主动和医护人员、其他老人聊天了。赵美兰的变化让她的家人喜极而泣,他们每次来探访,都会表达对医护团队的感谢。

赵美兰不是个例。有的老人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又重新学会了走路,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为了丰富老人的生活、提高其身体机能,长寿医养中心还经常举办各类小活动,像通过踢瑜伽球锻炼腿部灵活性,利用叠叠乐提高老人反应能力,学唱爱国歌曲陶冶情操,带老人下楼晒太阳等,这些小活动拉近了老人、医护人员的距离,温暖了老人们的心灵。从认可到赞扬,进而向其他朋友推荐医养中心,医护人员的付出和坚持,让很多老人的家属对医养中心服务的看法发生转变。有的老人儿女工作繁忙,即便是不能常常探望,也放心让老人居住在这里,“老人在家,生病了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这里的医护人员有经验,把老人照顾得很好。”市民张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