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霞
本报通讯员 郝敬敬
“感谢家乡农商银行对我的大力支持,如今有了充足的资金,今年我的发展会更好。”4月15日,冠县崇文街道铺尚村村民陈子名热情地对润昌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说。
2020年,陈子名夫妻经亲戚介绍,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包了餐厅食堂的一个窗口,收入可观。今年初,他计划再承包两个食堂窗口,谁料签订承包合同后,预想中的应收资金没有按时收回。他找了几家当地银行申请贷款,因为各种原因均未能成功,一时间资金问题成了他的“心头大事”。
回老家过年期间,他在铺尚村微信群中看到润昌农商银行关于存贷款产品的宣传,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主动联系到了该行的客户经理。了解到陈子名夫妻的情况后,银行专门为其匹配了“农商乡情贷”产品,不到3天时间,成功为其发放贷款55万元,解决了资金难题。很快他就完成了后续承包费用支付工作。
“原本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贷款手续那么简单,审批还快。有了农商行的支持,干生意更有底气啦。”拿到贷款资金后,陈子名激动地说。
贷款过程中,润昌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得知陈子名经营的大学食堂窗口日常收款业务频繁,便向他推荐了“综合收单”收款业务,并现场开立了“综合收单”收款码。“在外多年,没想到咱们家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一点也不输外地的大银行。”陈子名感叹道。
现在的陈子名夫妻,已经返回南京,继续为事业打拼。他们表示,有了家乡银行的大力支持,将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有机会将回家乡创业,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作自己的贡献。